古代各朝都禁止吃牛肉,为什么李白会写出烹羊宰牛且为乐呢?( 三 )


综上所述 。就我认为 。李白的这句“烹羊宰牛且为乐 。会须一饮三百杯” 。所表诉的根本意思并不是在于吃 。而是李白对曹子建所代表的贵族生活方式的一种向往 。或者是对自己在故乡生活的某种回忆 。
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
其他观点:
题主的说法不准确 。古代各朝都禁止私宰耕牛 。而不是禁止吃牛肉 。在中国古代的祭祀仪式上 。经常出现牛头、马头和羊头 。我国的农耕文明非常发达 。但耕种离不开耕牛 。因此从秦汉到明清 。历朝历代都严禁宰杀耕牛 。如果必须宰杀 。需要首先向衙门备案 。另外 。还有一些是专门养来食用的牛 。游牧民族也会食用牛羊肉 。而且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宋代禁食牛肉 。处罚最严 。买卖牛肉同罪:“知情买肉人并徒二年 。配千里” 。但是在民间:店肆之间 。公然鬻卖……而城市之中亦复滔滔皆是 。小人之无忌惮 。一至于此 。老百姓根本就不害怕那些禁令 。该怎么宰牛就怎么宰牛 。该怎么买牛肉就怎么买牛肉 。
所以在史书和小说里 。吃牛肉也是比较常见的 。水浒传里的英雄都是切几斤牛肉 。南宋词人辛弃疾作的词《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里有词 。八百里分麾下炙 。麾下炙就是烤牛肉 。也就是部队里都使用过牛肉作军粮 。杜甫甚至是死于牛肉吃得太多 。消化不良而死:《新唐书》说他:“啖牛肉白酒 。一夕而卒于耒阳 。时年五十九 。”

古代各朝都禁止吃牛肉,为什么李白会写出烹羊宰牛且为乐呢?

文章插图
中原地带以农耕为主 。所以禁杀耕牛 。不是平原地区 。或者不以耕种为主的边远地区 。大多会以用牛肉入馔 。无论是东北的炖牛肉、甘肃的牛肉面、安徽的牛肉汤、江苏的牛肉锅贴、贵州的牛肉粉、广东的牛肉丸 。它们都是中下层平民赖以果腹的小吃、李逵鲁智深们游走在王法边缘 。更是没有多少顾忌 。而李白们吃的都是合法宰杀的牛肉 。自然没有问题 。
李白写牛肉还有一个特殊原因:李白出生于四川省江油市还是如郭沫若考证的安西都护府的碎叶城 。虽然还有争论 。但是长期生活在四川是肯定的 。四川人吃牛肉 。是非常出名的:牛油火锅、水煮牛肉、火边子牛肉、灯影牛肉、冷吃牛肉、红汤牛肉、卤牛蹄筋、凉拌牛肉、夫妻肺片…… 川菜复杂的牛肉做法 。和多元的牛肉体系 。足以让其他菜系叹为观止 。
古代各朝都禁止吃牛肉,为什么李白会写出烹羊宰牛且为乐呢?

文章插图
从地理上来看 。四川封闭的区位 。还造就了它长期远离中原文化、独立发展的独特形式 。两汉之前的古籍中 。对于巴蜀的记载大多语焉不详 。四川大部分地区都是山区 。耕地也不像中原地区那么集中 。靠近高原地方也大多是牧农经济 。所以四川的饮食习惯比较接近游牧民族 。嗜食牛肉 。
天宝十一年 。李白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做客 。三人登高宴饮 。当时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达八年之久 。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 。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之际 。于是满腔不合时宜借酒诗情 。来了一次淋漓尽致的抒发 。
时光流逝 。如江河入海一去无回;人生苦短 。看朝暮间青丝白雪;生命的渺小似乎是个无法挽救的悲剧 。能够解忧的惟有金樽美酒 。这便是李白式的悲哀:悲而能壮 。哀而不伤 。极愤慨而又极豪放 。表是在感叹人生易老 。里则在感叹怀才不遇 。人生境遇诗人无力改变 。于是把冲天的激愤之情化做豪放的行乐之举 。发泄不满 。排遣忧愁 。
古代各朝都禁止吃牛肉,为什么李白会写出烹羊宰牛且为乐呢?

文章插图
【古代各朝都禁止吃牛肉,为什么李白会写出烹羊宰牛且为乐呢?】从李白的人生经历来看 。有可能有烹牛宰羊的生活 。而“烹羊宰牛且为乐 。会须一饮三百杯”是诗人的浪漫情怀 。更重要的是表达的是一种挥洒自如的生活 。尽显豁达豪气 。戊戌变法失败后 。慈禧要对维新派下手 。梁启超劝谭嗣同与自己一起前往日本避难 。被谭嗣同拒绝 。“不有行者 。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 。无以酬圣主 。”:有人活下去 。才可以继续推动变法 。但也必须有人要掉脑袋 。才能回报光绪的知遇之恩 。谭嗣同一介书生 。刀都没有拿过 。却留下了“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诗句 。尽显诗人的风骨节操情怀 。慷慨激扬和狂傲 。但是要与史实一一对应起来 。就是一种非常狭隘的理解方式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