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全集百度网盘 沈从文全集北岳文艺出版社( 二 )


就写作方式来说,呓语是一个很好的表达和衬托方式 。在鲁迅先生的《孔乙己》小说中,就是借助呓语使孔乙己的形象塑造得到升华 。首先我们看到孔乙己的形象,他原先也读过书,但是没有进学,也不会营生,所以生活越来越拮据,过得越来越穷 。他也有个一技之长,写得一手好字,可以帮人抄抄书,但他不安分,好吃懒做,后来找他抄书的人家也少了,他没法救偶然做些偷窃的事了等 。基于这些形象的描述,孔乙己的身世经历和生活背景一一展现出来,当然这些也是他受压抑的原因 。
传统思想中有一种“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以及“书中自有黄金屋”等的思想 。孔乙己就深受这种思想的影响,但他由于现实的局限不能继续进学,这就让他不得不陷入生存的焦虑 。它的自命清高与社会现实就形成了一对矛盾 。而孔乙己选择“读书人”的自命清高,并依据这一套的行事 。事实上,脱离社会现实只能是主观意义上的,客观上是不可能的,他没有继续进学,这就使他不能成为群众所接受的“读书人”,所以只是以普通人的眼光来看待,这就使的自命清高无法被接受 。
孔乙己的呓语表达中多以文言形式出现,以期达到普通民众“难懂”的效果而使得自己从压抑场中脱身 。孔乙己来到酒店喝酒,并摆出九大文钱时,周围的酒客就开始嘲笑他了,但他起初并不在意,只是以自己读书人的品格来反驳他们,说他们凭空污人清白 。当有人证明亲眼目睹孔乙己偷书时,他开始慌了 。压抑也随之产生了,这时他发现嘲弄并不是那么容易摆脱了,但是为了读书人的尊严,他也不能自己的丑恶作为 。于是他又寻求一种自我保护的语言方式,他辩解道读书人窃书不算是偷,辅之文言“知乎者也”一套,从语言的客观性来看,这是逻辑悖论 。但于他而言,却较为成功的抵抗了他心中的压抑 。
参考文献:
沈从文. 沈从文全集 北岳文艺出版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