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风锣鼓表演一等奖视频威风锣鼓表演解说词( 二 )


红皮小米
红皮小米大多种植在山腰和丘陵间的小块向地上,独特的种植环境和传统的种植 *** 保证其天然、绿色、无污染 。作为大宁县特产的红皮小米,由于种植条件要求苛刻、产量低,一直被当地人视为请客送礼和馈赠亲友的佳品,市场上很少流通 。所产的红皮小米颗粒均匀饱满,色泽嫩黄柔和、营养丰富、易煮熟、入口细腻绵滑、余香让人回味无穷 。长期食用能达到滋养肾气、和胃安眠、滋阴养血的功效,实为孕妇、小孩、老人和体虚者滋养进补及日常营养的佳品 。
大宁灵芝
又称灵芝草、神芝、芝草、仙草、瑞草,是多孔菌科植物赤芝或紫芝的全株 。根据我国第一部药物专著《神农本草经》记载:灵芝有紫、赤、青、黄、白、黑六种,性味甘平 。灵芝原产于亚洲东部,中国古代认为灵芝具有长生不老、起死回生的功效,视为仙草 。
灵芝主要分布在中国、朝鲜半岛和日本 。灵芝一般生长在湿度高且光线昏暗的山林中,主要生长在腐树或是其树木的根部 。灵芝一词最早出现在东汉张衡《西京赋》:“浸石菌于重涯,濯灵芝以朱柯”之中 。
蒲剧之乡
蒲剧又称蒲州梆子,当地人通称乱弹戏,是我国最古老的地方民间戏曲艺术之一 。因兴于山西古蒲州(今永济)一带而得名 。蒲剧在清代乾隆时期外省称“乱弹”、“晋腔”、“山陕梆子腔”、“西梆”等;嘉庆、道光以后,又称“山西梆子”;陕西称:东路戏,山西省北、中部称“南路戏”;晋南当地则习惯称“大戏”或“乱弹”,蒲剧与秦腔有着极为密切的发展脉络联系,所以两者又常常登台轮番演出,成为密不可分的“姊妹戏” 。
蒲剧约形成于明代嘉靖年间 。山西省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它是“山西四大梆子”中最古老的一种 。流行于山西南部各县和河南古陕州、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自治区的部分地区 。蒲州地处黄河中游,其大庆关渡口毗连山西、陕西,最古代南方丝瓷通往西北的交通要道,商业兴隆,经济文化繁荣,为戏曲的发展、交流创造了有利条件 。金元时期,这里金院本、元杂剧的演出极为盛行;明清以来,又是梆子、乱弹活动的重要基地,故素有“戏曲之乡”之称 。
临汾地区有许多古代戏剧活动遗迹,例如临汾市的魏村元代牛王庙戏台、东羊戏台和王曲元代戏台等,造型逼真,表情丰富,再现了我国古代的戏剧艺术 。这些实物史料证明,晋南地区戏剧活动历史悠久 。蒲剧唱腔高昂,朴实奔放,长于表现慷慨 *** 、悲壮凄楚的英雄史剧,又善于刻划抒情剧的人物性格和情绪 。
【威风锣鼓表演一等奖视频威风锣鼓表演解说词】蒲剧本身在晋南又分南路和西路,在剧目与表演风格上各具特色,人称“南路文雅,西路火爆” 。蒲剧音调高亢激昂,音韵优美,长于表现 ***,其旋律跳跃幅度大,起调高,大小嗓兼用,素以“慷慨激昂,粗犷豪放”著称 。
蒲剧传统剧目有本戏、折戏500多个,题材上至远古,下至明清,有文有武,风格多样 。传统剧目有《薛刚反朝》、《三家店》、《窦娥冤》、《意中缘》、《燕燕》、《西厢记》、《赵氏孤儿》等,新编历史剧有《白沟河》、《港口驿》,现代戏有《小二黑结婚》等 。其中《窦娥冤》已摄制成影片 。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7年6月8日,山西省临汾市蒲剧团获得国家文化部颁布的首届文化遗产日奖 。
晋南威风锣鼓
是诞生和流行于山西临汾一带的民间传统打击乐,第一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由于它击奏多姿、威武雄壮,故称“威风锣鼓” 。每逢过年过节、喜庆丰收、 ******,便会出现在民间 。威风锣鼓是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这种锣鼓演奏形式开始于尧、舜时代,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威风锣鼓古朴典雅、纯正健美,蕴藏着强烈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是中国鼓乐的经典,具有形态、音响、乐曲、表演四方面的美学特征 。在历史的发展中,吸取不同时代鼓乐艺术的精华,终于发展成为我们今天看到的气势磅礴,慷慨激昂,粗犷豪放,威武雄壮的“天下第一鼓”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