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王维的《竹里馆》?


月光下、竹林里 。古琴前、独长啸 。这就是王维在《竹里馆》中描绘的一个清幽而唯美的画面;画面中 。一个孤独的灵魂时而弹琴 。时而长啸——
而《竹里馆》这首诗 。正是“诗佛”王维内心深处情感的写真 。尽管它仅有四句、二十个字 。却堆满了一纸的孤傲 。写满了行行的落寞 。它是那样的清新 。又是那样的凄美!而他曼妙的琴音 。压抑的长啸 。郁闷的心情 。孤独的情感 。无人可知 。无人能晓 。唯有天上的一轮明月 。能够听到、看到、知道……

怎样理解王维的《竹里馆》?

文章插图
《竹里馆》 唐 · 王 维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
怎样理解王维的《竹里馆》?

文章插图
【注释】1. 篁(huáng):大型的竹园、竹林 。
2. 啸(xiào):本意指撮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 。一般泛指发出长而尖厉的声音 。
首先 。我们看到这首诗描绘了夜深人静时 。诗人独自坐在空旷幽深的竹林中 。朗朗的月色、为竹林投下了斑驳的倩影 。诗人时而轻拨嫚挑 。撩动琴弦;时而撮口长啸 。对月呐喊!
怎样理解王维的《竹里馆》?

文章插图
这样一幅有翠竹、有明月、有古琴、有诗人的画面 。看似高雅、闲适 。然而 。画卷中、月光下、竹林里 。那个孤单的身影映衬出的 。其实是一个孤独的灵魂 。一颗寂寞的心 。尽管有竹、有月、有琴相陪伴 。但是 。“明月空竹了无眠 。抱琴长啸谁相知”的心曲何人能解?哪个能晓?正是那“琼楼玉宇”中 。知音何在?清风明月中 。谁将我怜!
怎样理解王维的《竹里馆》?

文章插图
自古文人学者都在说:这是一首表现诗人闲适生活、高雅情趣的诗 。然而 。卓姥姥却并不敢苟同 。不是我自以为是 。口出狂言 。实则是在这幅清幽的画面中 。卓姥姥深深的感受到了诗人的孤独;听到了诗人那“空山无知音”的轻叹!看到了一个高贵的灵魂 。因不愿与每况愈下的官场浊气同流合污 。而变得越来越孤独 。
怎样理解王维的《竹里馆》?

文章插图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在这两句描写中 。诗人真实的再现了:一个人孤零零的我 。独自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中 。一边弹着琴 。一边发出长长的啸声 。其实 。无论是“弹琴”还是“长啸” 。所表现出来的 。不仅仅是诗人高雅闲淡、超拔脱俗的气度 。也让我们读到了诗人的孤独和寂寞 。不是所有的闲淡都是诗人心甘情愿的选择 。而是万般无奈中的一种精神寄托;也不是所有的孤独都是那么的甜美 。而是除却孤独 。我已无可选择!——这 。就是诗人的心声;这 。就是诗人孤独的成因 。
怎样理解王维的《竹里馆》?

文章插图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在这两句诗中 。诗人已经毫不隐瞒自己的孤独和寂寞 。他回答了自己对空长啸的原因是:在这个林深山高的夜晚 。没有谁能够知道我的心路历程;在这个明月高悬 。对影成三人的夜晚 。我 。没有亲人的陪伴;只有自己一个人僻居深林之中 。只有天上那一轮皎洁的月亮还在不离不弃的照耀着我 。也只有她 。是与我心心相印的知己了!
怎样理解王维的《竹里馆》?

文章插图
想一想 。在方圆几十里地无人烟的山坡上 。在夜深人静的月光下 。一个孤独的身影 。与斑驳的竹影合而为一;在弹了一曲又一曲之后 。依然不能完全排解掉胸中的压抑之感 。于是 。对着天空、对着明月、对着竹林 。撮口长啸 。一声“复”一声 。声声不绝……这 。不是寂寞 。不是孤独 。又是什么呢?所以说 。卓姥姥的观点是:这首诗的题旨就是要表达诗人内心深处的压抑之感 。而非像一些诗词专家所言:是在表现诗人的闲适与高雅之情 。
怎样理解王维的《竹里馆》?

文章插图
在这首诗中 。所有意境的形成 。全赖于诗人对画面上人物心理的描摹和周围景物的衬托 。它是一种“有我就有诗”的意境 。也是“有诗就有我”的真实 。而诗人在我与物、情与景之间 。选择了夜晚的竹林 。天上的明月 。使原本就清幽宁静的外部环境更加朗润而斑驳;而诗中抒写自我的情怀时 。则选择了“弹琴”与“长啸” 。其中所要表现的心境 。就是要让这静谧的竹林中有一丝丝生命的气息在流淌 。达到以声响衬托出更加静幽的外部环境之目的;更是以此来诠释“人不知”的意境和诗美的境界 。而诗中的“月来照”不仅与“人不知”有照应关系 。也点破了题旨——人世间的一切一切 。都如同这暗夜中竹林那斑驳的魅影 。唯有天上的明月才是我的伴侣 。也只有天上的明月才能懂得我的心、知道我的情 。了解我的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