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里的杭州是什么样的?( 二 )


钱塘江上是谁家 。江上女儿全胜花 。
吴王在时不得出 。今日公然来浣纱 。

诗词里的杭州是什么样的?

文章插图
《钱塘曲》
温庭筠
钱塘岸上春如织 。淼淼寒潮带晴色 。
淮南游客马连嘶 。碧草迷人归不得 。
风飘客意如吹烟 。纤指殷勤伤雁弦 。
一曲堂堂红烛筵 。金鲸泻酒如飞泉 。
诗词里的杭州是什么样的?

文章插图
其他观点:
说到写杭州的诗词 。自然是绕不过柳永的那首〈望海潮〉 。写杭州 。自然也是绕不过写西湖 。而柳永的那首“望海潮” 。上半阙写杭州 。下半阙写西湖 。着实是有千古绝唱的意境 。
请看他上半阙如何写杭州:“东南形胜。三吴都会 。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 。风帘翠幕 。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 。怒涛卷霜雪 。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 。户盈罗绮 。竟豪嗇 。”
再看他下半阙如何写西湖:“重湖迭巘清嘉 。有三秋桂子 。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 。菱歌冷夜 。嘻嘻釣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 。乘醉听箫鼓 。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 。归去凤池夸 。”
好一曲〈望海潮〉 。上半阙以杭州的地理、历史开篇 。高屋建瓴地写出“参差十万人家”的繁华都市杭州的全景、全貌;下半阙又写出了“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乘醉听箫鼓 。吟赏烟霞 。”的西湖周围醉人的风景、风情 。这时候 。此柳永便已非彼柳永了 。因为读过这首〈望海潮〉 。才会知道那个写出“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 。晓风残月 。”的凄凉婉转的柳永 。居然也能显现出鏗锵处如洪钟的大家风范来 。他的那个“白衣卿相”的名头或许多半是由于这首〈望海潮〉而叫响的吧?
写杭州的十分出色的词里 。还有白居易〈忆江南〉三首中的第二首:“江南忆 。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 。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廖廖几句 。一个灵隐寺 。一个钱塘潮 。还有那个月下寻桂的美好的愿望 。就使人仿佛和诗人一起流连而忘返了 。
当然不会忘记苏轼写西湖的诗:“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抹浓妆总相宜 。”谁说只是李白才有浪漫的诗歌 。因把西湖比作西施而流传千古的也只有苏轼吧?
苏轼写的是西湖的“淡抹浓妆”的全貌 。那么杨万里写的便是西湖的局部了 。他写的是柳永所说的“十里荷花”:“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一个“无穷碧” 。一个“别样红” 。两组词汇 。便把浓妆中的西湖描写得那么鲜活 。
写杭州的诗词里 。除了写杭州的繁华 。写西湖的美妙 。还有宋升的那首七言绝句自然也是使人不能忘怀:“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幽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是“幽人醉”还是“游人醉”?我倒是傾向于“幽人”二字 。乃因江山的兴起和衰败 。全在幽居深宫之皇家 。与游人们能有多大的干系?李世民曾说“以史为鉴 。可以知兴替 。”此言不虚矣 。
写杭州的诗词数以百计 。本人则不过记得几首而已 。且这几首也只是泛泛识其大意 。承蒙垂询 。只能贸然而答 。词不达意之处或许颇多 。还是就此打住吧 。
其他观点:
诗词里的杭州是什么样的?

文章插图
杭州很美 。美在她的人文景观 。美在她的诗情画意 。尤其是在古人的笔下 。诗词里的杭州更是美不胜收 。在众多诗人词人的眼中 。杭州美得惊艳无比 。美得独一无二 。
譬如 。杭州像一位小家碧玉的女子 。亭亭玉立 。豆蔻年华 。要不然大文豪苏轼怎会说“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呢?你且细细咀嚼 。在苏轼的笔下 。杭州是深藏于闺阁深处的玲珑女子 。她不矫揉造作亦不浓烈媚丽 。苏轼把西湖美景用“淡妆浓抹”来形容 。看不见华丽之笔 。却把杭州的美景点评得非常到位!
又譬如 。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里泼墨杭州西湖初春景色 。到处都是鸟语花香 。到处都是韶光美景 。画面生动且活泼 。清新又欢快 。富有韵律感 。在白居易写的《钱塘湖春行》中 。我最喜爱的是“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这句 。好似那些鸟儿花儿要与春天争宠似的 。她们努力的绽放自己华丽的姿态 。努力的散发盛大光芒 。试图告诉人们春天里到处都是生机勃勃的美景 。
杭州是美丽的 。诗情画意的 。古典浪漫的 。又是幽婉的、多情的、哀叹伤感的 。譬如苏轼写“还与去年人 。共藉西湖草 。莫惜尊前仔细看 。应是容颜老” 。他叹的是美好岁月和美景一样如流沙 。迅疾流逝 。从来不为谁停留 。杭州的美景再美 。如果没有故知陪在身边一起欣赏这良辰美景 。也是枉然 。也是浪费 。从这儿能看得出 。杭州的多情也给诗人词人们带来了无限伤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