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前,赵国面对冯亭送来的上党十七邑,该怎么做才算明智之举?


不管从那方面来说 。赵国都应当果断的接收韩上党十七邑 。
为什么这么说 。大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一谈:
从地缘大势看 。韩上党对赵国的战略意义十分重大 。
秦国对韩国采取一系列军事行动 。看似不起眼 。实则灭赵之野心暴露无遗 。当此之时 。赵国已无退让的必要 。
【长平之战前,赵国面对冯亭送来的上党十七邑,该怎么做才算明智之举?】赵国经武灵王、惠文王两代苦心经营 。国力军力大增 。又在瘀与之战 。秦国风头最甚的时候大败秦军 。赵国完全有实力与秦国拼一拼 。断无理由一味地猥琐避祸 。
下面分别具体说一说:
韩上党对赵国的战略意义
先介绍下上党的历史渊源和地理形势 。若以腹地本土论 。秦赵两国之间堪称天险重重距离遥远 。从秦国河西高原东出一直到赵国的都城邯郸 。中间要经历黄河天险、吕梁山天险、汾水河谷平原 。太行山天险 。这太行山是最后一道天险 。请认真看下图体会下 。

长平之战前,赵国面对冯亭送来的上党十七邑,该怎么做才算明智之举?

文章插图
太行山是一道南北绵延千里 。东西百余里甚至数百里的苍莽高地 。之所以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东西仅仅只有8个出口 。称为太行八陉 。自南向北分别为轵关陉、太行陉、白陉、滏口陉、井陉、飞狐陉、蒲阴陉、军都陉 。
从秦赵抗衡的军争大势来看 。此时的秦国已经稳定占据了河东、河内两郡 。北边的晋阳(今太原)也在与赵国的拉锯之中 。最可行的进逼赵国腹地的通道 。就是太行山南段的四条通道----轵关陉、太行陉、白陉、滏口陉(注意上图中有标注) 。这四条通道 。除了滏口陉在赵国腹地 。其余三条恰恰都在目下秦国的河内郡 。
然则 。整个这四条通道却都要通过一片要害山地 。这片山地便是上党 。上党者 。以其高“上堪与天党”之赞誉得名也 。春秋时期 。上党高地本来属于晋国 。魏赵韩三家分晋之后 。瘀与以东的上党高地分给了赵国 。其余绝大部分上党高地全部归属韩国 。于是韩国有上党郡 。赵国也有上党郡 。
同是上党郡 。韩国分到的有太行山作屏障 。是个战略要冲 。进可攻退可守 。而赵国分到的则是一马平川 。无险可守 。所以一旦韩上党被秦所占 。赵上党也将失守 。赵上党一旦失守 。赵国军事重镇晋阳(今太原)就直接暴露在秦军的面前 。而且秦军占领上党之后可以随时跨过太行山进攻赵国国都邯郸 。所以韩上党绝不能掉进秦国的手中 。反之 。赵国如果得上党 。便是邯郸西部天然的战略屏障 。可一举将秦国压制在河内 。由此可见 。韩上党对赵国的战略意义十分重大 。即使韩国不给 。也得夺 。因为这个战略要地关乎赵国的存亡 。
秦国的灭赵野心
在长平之战前夕 。秦国虽尽力掩饰灭赵的野心 。但是一系列看似不起眼的军事行动还是引起了一些人的警觉 。其中之一便是韩国上党郡守冯亭 。具体事实是:此时秦国正以蒙骜为统帅 。率十万大军渡过黄河攻打周王室、韩国的汜水之地 。然后逼迫周王室与韩国割让河外渡口之地 。这个举动实际上大有深意 。深意在什么地方呢?
秦国之前夺取韩国的河东和魏国的河内两郡之后 。韩国的上党郡事实上已成了漂浮在秦赵两国间的一座孤岛 。因为此时韩国的本土主要在黄河以南 。而韩上党却在黄河以北 。韩上党与韩本土唯一的沟通通道就是从上党出太行陉 。经野王南下渡过黄河 。如果此时秦国要求韩国割让黄河渡口 。这就意味着韩上党就与韩本土失去了唯一的通道联系 。加之上党虽然是三晋兵家圣地 。然而却是一个民生穷困之地 。若无源源不断的粮草辎重输送 。韩国上党驻军很快便会支撑不住 。到时候韩上党自然便落入秦国手中 。上党一旦乱入秦国手中 。赵国便有亡国之险 。由此秦灭赵之野心也就昭然若揭了 。赵国若亡 。韩魏灭亡便会接踵而至 。上党守冯亭正是看到了这一点 。才决定献韩上党给赵国 。对于赵国而言 。秦国已有明确的灭赵企图 。此时不接受上党 。难道坐等被灭吗?
赵国之野心
历史事实表明 。百余年来 。凡赵国畏缩避祸 。游离于中原之外 。无不国势大衰 。凡大刀阔斧开疆拓土 。周旋于天下 。都是国势昌隆 。就上党而论 。赵国原本便有东上党 。今受西上党 。自成一体屏障 。亦是题中应有之意 。秦国争上党 。分明为诛灭三晋寻求根基 。当此之时 。一旦退缩 。则危局接踵而来:上党归秦 。韩魏附秦 。赵国孤立;锐意进取 。则大局大利:上党归赵 。三晋结盟 。六国合纵 。孤立秦国 。长远看去 。秦赵大争天下 。势在必然 。天予不取 。反受其咎 。岂有他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