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时期有这么多的名臣武将,为何像“燕云十六州”等地方依然没有收回,未能像汉唐一样实现大一统呢?( 三 )


宋仁宗时期有这么多的名臣武将,为何像“燕云十六州”等地方依然没有收回,未能像汉唐一样实现大一统呢?

文章插图
在李元昊活跃的这十几年里 。宋仁宗赵祯可没少忙活 。边关战事时时需要关心 。宋军三次大败更是奇耻大辱 。要说党项本是撮尔小族 。在宋太宗时候如果要打击李氏 。用不着花太多力气 。可是宋太宗和宋真宗却都一再忍让 。导致李氏坐大 。这是政治上的原因 。也就是西夏问题的祸根 。
到了宋仁宗赵祯一朝 。却连吃三个败仗 。折损精兵强将无数 。这是军事上的原因 。西夏这时实力已经不弱 。宋朝要想灭掉它 。必须要有举倾国之力 。打一场长期战争的准备 。这时候的宋朝仁宗皇帝 。同样没有这个决心 。所以西夏能立国 。赵祯其实责任也不小 。
宋军如此表现 。收复燕云那是仁宗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
其他观点:
宋仁宗时期 。未能收复“燕云十六州” 。不是不想 。而是不能 。
宋仁宗时期有这么多的名臣武将,为何像“燕云十六州”等地方依然没有收回,未能像汉唐一样实现大一统呢?

文章插图
宋仁宗时代“燕云十六州”为何收不回
一历史原因
想当年 。宋第一代君王 。太祖赵匡胤 。本就是武将出生 。凭的是武功立世 。以一根“盘龙棍”横扫天下 。如此英雄人物 。岂可坐视“燕云十六州”落他人手 。立国之初就有北伐之意 。可中原内乱未平 。无暇北顾 。公元976年 。宋太祖死 。太宗即位 。
宋太宗赵匡义是太祖的弟弟 。公元979年 。灭掉了中原最后一个割据政权北汉 。筹划北伐 。此时的宋朝兵势正盛 。军队久经沙场 。有作战经验 。更兼有杨业(令公) 。曹彬等名将 。于是 。公元979年到986年几次对辽国用兵 。意图收复“燕云十六州” 。可均未获胜 。而宋朝初立 。政权还需巩固 。多年战争也让国力疲敝 。于是对辽国转为了守势 。
宋仁宗的老爸宋真宗即位时 。辽国国势更盛 。基本上是辽攻宋守的态势 。辽国更是在公元999年大举侵宋 。宋抵挡不住 。差点要迁都 。这时在寇准的力谏下 。真宗御驾亲征 。宋军士气大振 。在澶州大胜辽军 。于是双方议和 。宋签订了屈辱的“澶渊之盟” 。每年宋向辽进贡岁币三十万 。此后 。宋开始裁减边防 。不再做抗辽准备 。
到了宋仁宗当朝 。一直是循旧制 。边境的防备更是一塌糊涂 。史书上记载:戍军多是“老弱病患 。胆小却诺” 。“铁刃不钢 。筋胶不固” 。甚至羽箭射不过三十步就箭杆飞掉 。如此边备 。能守住就不错了 。更兼当时党项族的西夏崛起 。不断袭扰宋边 。想收复“燕云十六州”只是一个梦而已了 。
宋仁宗时期有这么多的名臣武将,为何像“燕云十六州”等地方依然没有收回,未能像汉唐一样实现大一统呢?

文章插图
二体制原因
宋朝的政治统治 。推行的是“抑武扬文”的国策 。宋朝是历史上 。文官制度最完备的朝代 。
宋朝的兵制
宋朝是国家养兵法 。军队主力是禁军 。由朝廷直接统领 。皇帝是最高指挥人 。禁军的头都是由朝廷指派 。并不固定 。而且是为头也采用轮换制 。一般2-3年轮换一次 。形成了“兵无常帅 。帅无常师”“将不得专其兵”的局面 。在宋早期这种方式 。能有效的巩固政权 。消除唐末五代的军事割据的积弊 。可是也会造成‘兵不识将 。将不识兵’的问题 。就是名将 。也会在指挥上缺乏权威度 。部队讲的是“令行禁止” 。将和兵的不熟悉 。会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陷入被动 。宋仁宗是个治国好手 。军事上就不好说了 。
宋朝的官制
宋朝推行的是有定官无限员 。它的目的也是分散权利 。好处是可以减低了因权利集中在一人手里 。造成专权 。但是这样同时会让“官僚”之气形成 。部门多 。权利交叉 。议多决少 。在平常还不明显 。当国家有突发事件时 。就会反映迟缓 。影响到执行的力度 。而名臣多是士人出身 。守规则 。循旧例 。他们能以自己的才干 。发挥制度优势 。减低弊端 。但也不能改变根本 。
三 国家原因
宋仁宗在位期间 。北边有有强大的辽国 。新兴的西夏国环伺左右 。南方的交趾也意图侵占广西 。尽管仁宗用狄青平复了三地战事 。但隐患还在 。太多战争会耗费巨大的国力 。而仁宗的政治理念也是”仁政““养民” 。以国家经济建设为主 。
宋仁宗时期有这么多的名臣武将,为何像“燕云十六州”等地方依然没有收回,未能像汉唐一样实现大一统呢?

文章插图
宋仁宗 。是历代历史学家 。政治家的称赞一代明君 。十三岁即位的他未尝没有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想法 。可是现实是 。他从祖辈接过来的江山 。其实就是一个烂摊子 。能把国家发展的越来越好 。并创造了史上的\"仁宗盛治\" 。已经是不易了 。而纵观宋在历史的朝代中 。也是“文治“高于“武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