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很高兴来回答这个问题 。
宋仁宗赵祯 。是北宋第四位皇帝 。在位四十一年 。以明君的形象被后人所熟知 。包括后世的乾隆皇帝 。都对这位仁君推崇至极 。与他相关的典型传奇故事就是“狸猫换太子”了 。而最近热播的《清平乐》让更多的人从侧面了解到这位历史上很有名的宋代皇帝 。
既然是一代仁君明君 。为什么在其统治在位期间未能收回“燕云十六州”呢?难道宋仁宗赵祯只是徒有其表吗?答案是否定的 。既然能被称作是仁宗 。就不会是浪得虚名 。要知道 。在中国古代 。以“仁”来评价一位皇帝可是最高的评价 。“为人君 。止于仁” 。这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做到的 。
之所以未能收回“燕云十六州” 。分析原因 。有以下两点 。
1.刘太后垂帘延续旧制
宋仁宗赵祯登基时只有十二岁 。朝政把持在刘太后手中 。许多朝政大事都不是由赵祯说了算 。在刘太后垂帘听政的十一年间 。当时的北宋重文政而轻武事 。这和太祖赵匡胤时期所制定的制度有着重要关系 。
宋太祖赵匡胤在建立北宋后 。鉴于唐末藩镇割据的历史教训 。使出一招“杯酒释兵权”的妙计 。收回大将兵权 。降低武人的地位和势力 。而以士大夫为尊 。重视文政 。所以有宋一代 。文人士大夫地位都是很高的 。
【宋仁宗时期有这么多的名臣武将,为何像“燕云十六州”等地方依然没有收回,未能像汉唐一样实现大一统呢?】而这种重文轻武的策略被宋太祖赵匡胤之后的历任皇帝延续 。刘太后在垂帘听政期间 。更是尊重士大夫们的意见 。像当时的王曾、张知白等文人就受到刘太后的重用 。这种策略再加上刘太后时时的教诲 。深刻地影响到宋仁宗赵祯 。即便在亲政之后 。也是延续旧制 。
2.宋夏战争失败以和为贵
宋仁宗执政期间 。对外战事主要是北宋与西夏之间的冲突 。而且败多胜少 。在赵祯亲政后的第五年 。夏景帝李元昊脱宋自立 。发动了对宋战争 。双方先后多次较量 。在经历了三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定川寨之战等战役之后 。宋朝损失惨重 。大将韩琦及主战派范仲淹先后被贬 。
而此时的西夏亦无力继续坚持战事 。双方议和 。西夏向北宋称臣 。北宋每年赐给西夏大批绢银茶等 。以示和义 。
到了辽国这块 。辽兴宗耶律宗真亦是陈兵宋境 。宋仁宗赵祯此时已是无心战事 。因此和辽国协议 。以增加岁币作为条件 。继续维持檀渊之盟的协议 。
自此之后 。宋仁宗赵祯将重心放在了内政文事上 。和平长达半个世纪 。承平日久的北宋君臣坚持和谐发展 。也就不会想着收回所谓的“燕云十六州”这类劳心累肺的事情了 。
以上一点拙见 。欢迎更多关注+讨论哦!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其他观点:
别逗了 。宋仁宗还想收回燕云?仁宗朝虽称盛世 。军事上却有很大污点 。连个西夏都没整明白 。收复燕云只能是痴人说梦了 。
仁宗一朝 。虽然契丹已经安分了 。另一个对手却迅速崛起 。并最终尾大不掉 。和北宋、辽国上演了一出三国演义 。它就是西夏国 。
仁宗一朝虽称盛世 。但让西夏坐大 。这个锅很大部分要由他本人来背 。
文章插图
西夏的崛起
说到西夏 。要从一个人说起:李继迁 。
李继迁是党项人的首领 。党项是鲜卑的一支 。从唐末起 。党项李氏就占据着夏州附近的五州之地 。接受历朝的册封但保持着相对的独立性 。
到了宋太宗时期 。李继迁的族兄李继捧决定献地朝宋 。赵光义当然很高兴 。派出使者接收 。要把李氏族人迁到京城为 。李继迁当时二十岁 。他不愿意就此臣服宋朝 。找机会跑了出来 。开始与宋朝对抗 。
李继迁招兵买马 。侵扰宋朝边境 。但这时他人少兵弱 。只能打打游击 。没办法跟北宋边军对抗 。屡战屡败 。不过李继迁命很大 。宋军一直没法捉住他 。
打着打着 。由于北宋的战略失误 。竟然逐渐让李继迁成了气候 。被他收复了不少故地 。宋真宗赵恒又妥协退让 。五州之地尽落入党项之手 。相当于前面都白干了 。
宋朝奈何不了李继迁 。邻居吐蕃出手了 。北宋咸平六年(1003年) 。李继迁被吐蕃突袭 。身负重伤 。第二年正月去世 。李继迁死后 。儿子李德明嗣位 。李德明时期采取了“依辽和宋”的战略 。向西发展力量 。把势力扩展到整个河西走廊 。
推荐阅读
- 如果德国胆敢把美国视为敌人,美国驻军是否有能力直接颠覆德国政权?
- 速冻饺子放一夜软了能吃么
- 古代中原步兵为何总是对骑兵无解?
- 米国与世界各国军事实力比纳粹德国与世界各国比较,哪个更强?
- 板门是揉左手还是右手
- 杨家将哪位最厉害、最有名?有什么特点?
- 如果没有美国和北约干涉的话,德国军队有没有踏平欧洲的能力?
- 板门的作用
- 元朝末年燕云十六州是怎么被明打下来的?与之对比,是北宋得到燕云十六州难,还是明朝更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