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中,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的这句话该怎样理解?


请用正版《老子》 。免得误人误己 。(出土于马王堆汉墓的《帛书老子》)
其他观点:
老子的道家哲学 。给中国人的人生哲学提供了另外一种可能 。提供了另外一条道路 。

《道德经》中,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的这句话该怎样理解?

文章插图
但我们知道 。人要是一直绷着 。就像弹簧一样 。总有一天会断掉 。人跑的太快 。连灵魂都跟不上身体的脚步 。所以 。中国人的人生哲学 。需要另外一种哲学来调剂 。让我们的人生不至于崩溃 。让我们在努力奋斗的时候 。有可以停下来休息的精神家园 。
这种人生哲学 。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产生 。这就是老子和庄子的道家哲学 。最终 。道家哲学和儒家哲学 。一阴一阳 。成为中国文化的两种精神 。源远流长 。
老子的人生哲学 。有几个特点 。总的来说 。是守柔的人生哲学 。
具体来说 。道家的人生哲学有三个特点 。都是消极的退缩的冷静的人生哲学 。
第一是提倡人生要学会装傻 。这就是人生的守愚哲学 。老子曾经对孔子说 。“君子盛德 。容貌若愚 ”用我们的俗话来说 。就是聪明人死的早 。笨的人无烦恼 。其实 。这就是在反对儒家的积极进取的人生哲学 。老子强调低调的哲学 。这种低调的哲学 。在老子看来 。是和光同尘 。
老子说 。“挫其锐 。解其纷 。和其光 。同其尘 。” 聪明的人 。从来不轻易卖弄、显露自己的与众不同 。而是隐藏自己的光辉 。与大众同尘 。老子告诉我们 。人生的烦恼来自于攀比 。来自于骄傲 。来自于欲望 。要是我们能守愚的话 。去掉人生的骄娇二气 。去掉人心中过多的贪欲 。像庄子笔下的“呆若木鸡”一样 。做到大智若愚 。这样才能守住自己的幸福 。而和光同尘 。其实就是水的特点与优势 。水能滋润万物 。谁能随时变化其形状 。水总是很谦虚很平静 。这也就是老子说上善若水的原因 。
第二 。老子强调 。我们要守静 。人生纷纷攘攘 。但是我们的心灵一定要保持安静 。就像是一潭安静的湖水 。清澈见底毫无杂质 。所以 。老子主张人生要静 。真正的君子 。每临大事有静气 。而不是心浮气躁 。老子说 。孰能浊以澄?静之徐清 。
《道德经》中,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的这句话该怎样理解?

文章插图
第三 。是守柔 。老子的哲学是自然哲学 。他也许从自然界中得到启发 。他发现 。凡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东西 。都是柔软的 。凡是坚硬的东西 。都是快要死了或者已经失去生机活力的东西 。比如树木青翠柔软 。生机勃勃 。而枯木总是很坚硬易断 。老子还拿舌头与牙齿作比较 。说舌头柔软 。即使年龄很大了 。舌头也不会掉 。而牙齿坚硬 。很容易掉下来 。老子把这个观察应用到人生哲学上去 。认为柔软可以战胜坚强 。老子说 。坚强者死之徒 。柔弱者生之徒 。老子说 。以天下之至柔 。驰骋天下之至坚 。
那么 。如果说有一种东西能符合老子的人生哲学的特征的话 。那么非水莫属 。
《道德经》中,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的这句话该怎样理解?

文章插图
老子说 。天下的最高境界的事物 。就是水了 。你看水那么柔弱 。它默默地为天下做贡献 。却从来不去炫耀不去争功 。别人都不想去的地方 。水从来不去抱怨什么 。心甘情愿地处于最柔弱最卑微的地方 。水是最接近于道的境界的事物了 。水虽然很柔弱 。但他的能量却是巨大的 。他可以战胜这世界上的一切的东西 。
这就是老子所崇尚的状态 。我们的人生要像水一样 。善于处在柔弱的地位 。但是在需要爆发的时候 。却有无穷无尽的能量 。
其他观点: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恶 。故几于道 。老子的这句话皆怎样理解?其意思是:最善于为道之人 。其性如水 。水善于为万物某取利益 。而不与之相争 。处在众人所不耻的卑下之处 。几呼接近于道(道属无形 。水属有形 。所以只能是接近于道) 。生活中 。我们通常把向善行善之人 。称为有道德之人 。老子的这句话 。意在告诉人们:要想成为有道德之人 。就要上善若水 。不论是做了好事 。或是被人误解 。都要有水一样的良好心态 。
【《道德经》中,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的这句话该怎样理解?】
《道德经》中,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的这句话该怎样理解?

文章插图
《道德经》中,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的这句话该怎样理解?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