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者偏于利,白花者偏于补 。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牡丹皮拼音Mǔ Dān Pí
英文名Tree Peony Bark
别名牡丹根皮、丹皮、丹根 。
出处陶弘景:牡丹,今东间亦有 。色赤者为好,用之去心 。
1.《唐本草》:牡丹,生汉中 。剑南所出者,苗似羊桃,夏生白花,秋实圆绿,冬实赤色,凌冬不雕,根似芍药,肉白皮丹 。土人谓之牡丹,亦名百两金,京下谓之吴牡丹者是真也 。今俗用者异于此,别有臊气也 。
2.《四声本草》:牡丹,今出合州者佳 。白者补,赤者利 。出和州、宣州者并良 。
3.《本草图经》:牡丹,今丹、延、青、越、滁、和州山中皆有之 。花
来源药材基源:为芍药科植物牡丹的根皮 。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P.moutan Sims;P.yunnanensis Fang]
采收和储藏:种子播种生长4-6年,分株繁殖3-年收获,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地上部枯萎将根挖起,去泥、须根,趁鲜抽出木心,晒干,即为原丹皮 。刮去丹皮后,去除木心者,称刮丹皮 。
原形态牡丹 落叶小灌木,高1-2m 。根粗大 。茎直立,枝粗壮,树皮黑灰色 。叶互生,纸质;叶柄长5-11cm,无毛;叶通常为二回三出复叶,或二回羽状复叶,近技项的叶为三小叶,顶生小叶常深3裂,长7-8cm,宽5.5-7cm,裂片2-3浅裂或不裂,上面绿色,无毛,下面淡绿色,有时被白粉,沿叶脉疏被短柔毛或近无毛,小叶柄长1.2-3cm;侧生小叶狭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4.5-6.5cm,宽2.5-4cm,2-3浅裂或不裂,近无柄 。花两性,单生枝项,直径10-20cm;花梗长4-6cm;苞片5,长椭圆形,大小不等;萼片5,宽卵形,大小不等,绿色,宿存;花瓣5,或为重瓣,倒卵形,长5-8cm,宽4.2-6cm,先端呈不规则的波状,紫色、红色、粉红色、玫瑰色、黄色、豆绿色或白色,变异很大;雄蕊多数,长l-1.7cm,花丝亦具紫红等色,花药黄色;花盘杯状,草质,顶端有数个锐齿或裂片,完全包裹心皮,在心皮成熟时裂开;心皮5,稀更多,离生,绿色,密被柔毛 。蓇葖果长圆形,腹缝线开裂,密被黄褐色硬毛 。花期4-5月,果期6-7月 。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向阳及土壤肥沃的地方,常栽培于庭园 。
资源分布:全国各地多有栽培供观赏 。
栽培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较耐寒、耐旱、怕涝、怕高温,忌强光 。喜上层深厚、排水良好、肥沃疏松的砂质壤上或粉砂壤土 。盐碱地、粘土地不宜栽培 。忌连作,隔3-5年再种,种子千粒重198g,适宜随采随播 。
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分株繁殖或嫁接繁殖 。种子繁殖:牡丹种子具有上胚轴休眠特性,以秋播为好 。播期北京地区9月中下旬;安徽8月上旬至10月下旬;山东8月上旬至9月上旬 。种子播前以50℃温水浸24-30h,促使发芽 。春播种子需进行湿沙贮藏后播种 。选地施足基肥,每1hm2 60000-75000kg,撒均匀,深翻15-30cm,耙平,做长方形高畦,按行距6-9cm开浅沟将种子均匀播于沟中,每 1hm2下种量 375-525kg,覆土盖平稍镇压,越冬覆保墒土 6cm,或牛马粪1.5-3cm,再盖草以保温保温 。翌年早春去掉覆盖物,随地温回升,再扒去保墒土 。在幼苗出土前浇1次催芽水,幼苗出齐后追肥l-2次 。秋季,选健壮幼苗按行株距30cm X 50cm移栽,栽后培土6-9cm,保护过冬 。分株繁殖:整地作成高垄,在收获牡丹皮时选择健壮、无病虫害小根,按根丛形状分劈,每根留芽子2-3个,以1%硫酸铜抹伤口,防止感染 。按行株距40cm x 60cm栽于整好地内,每1hm2栽植12000株,栽后浇水、保墒,封冻前培土 。嫁接繁殖:此方法多用于观赏品种,大面积栽培上不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