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圣遗风传“健康南阳”美名

11月10日,河南省南阳市市民广场上,第十二届张仲景医药文化节各项活动有序开展 。市民广场上设有医药产业基地和项目展示区、艾草产品展销区、中药材及中医药健康养生产品展销区等四大展区,展示南阳中医药产业优势、资源优势及人文优势 。海王集团、广药集团、国药集团、宛西制药、福森药业、宛东药业……11月10日~11日,八方宾朋汇聚医圣故里 。以张仲景医药文化节为载体,以中医药文化和产业为依托,一个充满活力的健康南阳正在崛起于中原大地 。  中医药产业带动招商   南阳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举世闻名的医圣品牌,中医药资源丰富,盛产天然道地中药材2350多种 。近年来,南阳市连续出台《关于加快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的意见》《南阳市中医药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南阳市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若干扶持措施》,中医药产业发展态势喜人 。尤其是连续十一届张仲景医药文化节的成功举办,有力促进了中医药事业和生命健康产业的快速持续发展 。  中国中药协会会长房书亭是土生土长的南阳人,他认为,张仲景医药文化节是一个契机,提供了健康产业的交流机会,会推动中医药事业和健康产业的不断雄起 。  随着中原经济区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市建设的深入实施和综合保税区即将建成封关运行,南阳立足于自身的中医药文化及产业优势,日益成为备受青睐的投资热土 。经过前期洽谈和广泛对接,本次节会期间,南阳市与多家企业在项目合作方面达成共识,取得了丰硕成果 。  11月10日,第十二届张仲景医药文化节举行合作项目签约仪式,共有52个项目签约,投资总额约208亿元,合同引资196亿元 。这些项目围绕中医药及健康养生、养老业,具有投资额度大、产业融合度高、技术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特点,对加速培育南阳特色主导产业集群、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有着重要的积极促进作用 。  中医药服务改变生活   合作项目签约仪式进行前,南阳市艾草协会副会长王六文发布《南阳艾条标准》,标志南阳市艾草保健行业步入健康有序的发展规划 。煮艾叶水洗澡、用艾叶入药、以艾灸治疗各种疾病,每逢五月端午,大部分人家都会在门上插起艾草,中医药在南阳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 。  随着中医药服务能力的不断提高,南阳百姓的生活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 。节会上,各个展销区受到追捧,市民热衷于体验艾灸、刮痧、推拿等中医保健疗法 。在南阳,越来越多的中医药养生保健机构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兴起 。  自2002年第一届张仲景医药文化节成功举办以来,南阳市狠抓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完善市、县、乡、村四级中医药服务网络,实现中医药服务全覆盖 。如今,南阳全市共有各级各类中医医疗机构557家,床位5542张;近千家独立养生保健机构发展中医药足浴、保健按摩、中药熏洗等特色业务,收费低廉,疗效良好;更有很多人开起养生药膳餐厅,定制养生菜单,引来很多顾客 。中医药养生保健成为南阳百姓的生活时尚 。  中医药文化享誉海外   不仅在中国,张仲景在整个华人世界乃至东亚、东南亚地区都享有极高的声誉 。韩国多次派出留学生赴南阳高校学习张仲景中医理论;日本一些著名中药制药公司出品的中成药(浸出剂)中,伤寒方所占比重超过60%;在泰国各大城市,使用“仲景经方”为患者诊疗的中医诊所不断涌现 。张仲景学说正在推动着海内外医学的发展与进步 。  历届张仲景医药文化节期间,日本、韩国、新加坡、美国、加拿大等多个国家的代表团来到南阳祭拜医圣并参观访问 。今年,第十九届中韩中医药文化交流年活动暨第三届医圣仲景南阳国际论坛如期举行,中韩专家围绕“中医药与健康养老”这一议题进行交流 。  为传承张仲景中医药文化、推进健康南阳建设,南阳市出台实施《生命健康产业行动计划(2015-2020年)》 。一方面推出张仲景文化的影视、戏剧、歌曲、专题片、小说;申报仲景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创建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 。另一方面,南阳启动“杏林寻宝”工程,收集整理散落于民间的中医药技术,启动“十大工程项目”,打造仲景健康品牌,朝着“中医圣地,颐养宝地”的目标迈进 。  南阳城东的医圣祠内,张仲景的塑像雄伟挺拔,凝眉沉思,仿佛跨越千年时空注视着今日南阳 。凭着独有的中医药资源和中医人文资源,“医圣故里”正在散发出更加绚丽多彩的光芒 。【医圣遗风传“健康南阳”美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