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的作品《桃花庵》,最后两句、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该怎么理解?( 二 )


不见五陵豪杰墓 。无酒无花锄作田 。
这一句实际上省略了一个字——“君” 。应当是“君不见五陵豪杰墓 。无酒无花锄作田 。”
五陵 。就是汉代五个帝王之陵墓 。即汉高祖刘邦之长陵 。汉惠帝刘盈之安陵 。汉景帝刘启之阳陵 。汉武帝刘彻之茂陵 。汉昭帝刘弗陵之平陵 。这五个陵墓都在长安以北(汉文帝的霸陵在长安以南) 。当时 。每一个皇帝入陵之后 。朝廷都要颁布旨意让各地的富豪和平民迁居到此处 。比如长陵和茂陵迁了一万户 。其它几个陵迁居各五千户 。
这个富贵人家迁居到此地明显带有“供养”帝王之意 。所以 。这个五陵所在的区域太常县便成为了富豪区 。
这只是“豪”而已 。但不是“杰”!
杰 。指的是义气游侠 。原型是谷口县令原涉 。因为其品德令人称赞 。所以20多岁就当了县令 。因为名声好 。所以当官时不需要管理 。地方就路不拾遗了 。后来因为报仇而逃亡 。当过了风头之后他的名声更加响亮 。于是广交朋友 。宾客盈门 。
也就是说 。“五陵豪杰”指的并不仅仅是富贵人家 。而且还指的是交际广阔的社会名流 。
因此 。这一句话可以翻译成为 。您难道没有看到当年那些富豪名流死后坟墓所在的地方 。现在既没有花草也没有美酒 。都变成了让人耕种的土地了么?
其实这一句话可以理解为世事变幻 。沧海桑田 。但这却不是唐伯虎的本意 。因为结合上下文 。这一句话只能理解为隐居之乐 。闲居之趣 。安居之志 。
不得不说 。这句诗难免有些酸葡萄效应 。因为即使唐伯虎“桃花庵裏桃花仙”、“酒醉还须花下眠” 。“他得驱驰我得闲” 。可实际上这个桃花庵在若干年后 。也会重蹈五陵豪杰的前辙 。一样会“无酒无花锄作田” 。
但唯一的区别是 。唐伯虎有诗画传世!
因此 。重要的不是住在哪里 。重要的不是富贵贫穷 。而是这个人是否留下痕迹在这个人世间 。
唐伯虎 。以一种痛苦的方式做到了!

唐伯虎的作品《桃花庵》,最后两句、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该怎么理解?

文章插图
其他观点:
桃花庵歌
唐寅桃花坞里桃花庵 。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 。又摘桃花卖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 。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 。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 。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富者趣 。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 。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 。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忒疯癫 。我笑别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 。无花无酒锄做田 。
唐伯虎的作品《桃花庵》,最后两句、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该怎么理解?

文章插图
鉴赏:才人乎?仙人乎?明时乎?晋时乎?才人仙人 。大抵 。还是闲人 。明时晋时 。大抵 。不是我时 。但愿我是误入桃源的渔人 。沿着思想的溪流 。踏着轻快的节拍 。逢着你的桃花坞 。进入你的桃花庵 。与你 。洒脱不羁的桃花仙人 。共种桃树 。共摘桃花 。共换酒钱 。一醉方休!
唐伯虎的作品《桃花庵》,最后两句、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该怎么理解?

文章插图
不知道为什么 。你让我想起了李白 。那个“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的狂人 。那个“五花马 。千金裘 。呼二将出换美酒”的醉人 。那个“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的孤人 。我知道你也喜欢李白 。尽管 。你似乎刻意在回避这一点 。那么 。你是在学陶渊明吗?名满天下的才子 。你是在学那个“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的隐士陶渊明吗?读你的《桃花庵歌》 。果然 。满眼满腹都是桃花 。灿若云霞 。不仅有“芳草鲜美” 。还有“落英缤纷” 。多美的图画!
唐伯虎的作品《桃花庵》,最后两句、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该怎么理解?

文章插图
画里醉卧一个神仙 。“酒醒只在花前坐 。酒醉换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 。花落花开年复年 。” 。何等逍遥 。何等快活!这花与酒 。早已不是单纯的花与酒 。早已成为仙人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花与酒 。与人 。早已融为一个和谐的整体 。俨然不知何者为我 。何者为蝶 。生动 。鲜明而又富有深意的意象 。使我深切的感受到:那个曾经幻想“朝为田舍郎 。暮登天子堂”的学子唐寅不见了 。那个曾经醉生梦死于烟花柳巷的风流才子也不见了 。痛也痛过 。乐也乐过 。在经历了人生的悲与欢的洗礼之后 。出现在我们面前的 。是一个悠然自得 。不问世事的隐士唐寅 。
唐伯虎的作品《桃花庵》,最后两句、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该怎么理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