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片《心迷宫》凭什么能拿豆瓣高分?


国产片《心迷宫》凭什么能拿豆瓣高分?

文章插图
《心迷宫》(即《殡棺》)导演忻钰坤坦言 。自己深受不少好莱坞导演的影响 。尤其是注重编剧叙事的诺兰等人 。这部电影第一时间会让人想到上世纪90年代红火的三段式电影 。从马其顿的曼彻夫斯基到墨西哥的伊纳里多 。以及擅长编剧的昆汀 。在中国 。荒腔走板的三段式电影可以是冯小刚的贺岁片 。也有不入流的微电影 。但《心迷宫》与它们决然不同 。它真的会讲故事(尤其是对比几年前看过的《蓝山》等独立小片) 。
国产片《心迷宫》凭什么能拿豆瓣高分?

文章插图
剧本上的雕琢 。令《心迷宫》的观影体验渐入佳境 。尤其是中国(农村)现实与黑色残酷风格实现了怪诞的结合 。片中人物 。大多不是传统的正面形象 。故事错综复杂 。险象环生 。颇有低成本科恩兄弟的怪咖风范 。
尽管有人对其农村背景提出了质疑 。认为这会降低主流观众的兴趣度 。但恐怕只有在略显闭塞的山村里 。《心迷宫》所发生的故事才能最大限度地成立 。并且 。山村在电影里是起到重要功能的故事场景 。而非过往那些中国电影 。只顾贩卖乡土民俗 。乐此不疲(我一度错以为《心迷宫》又是一部冥婚题材电影) 。这仿佛再次说明了 。哪怕过去了三十年 。中国电影的未来 。依然是在广大的乡村与县城啊 。
《心迷宫》故事由三部分组成:儿子与意中人闯祸出逃 。中年旧情人偷欢败露 。村长父亲力保儿子 。每一段都会引出那个夜晚 。每一段都会出现电视机的大猩猩 。但在时间线和主要人物上独立成章 。对阅片无数的影迷来说 。看懂这部电影并不难 。难的是 。你会感受到电影人物的惶恐——真不知道拿那具烧焦的尸体怎么办 。
【国产片《心迷宫》凭什么能拿豆瓣高分?】在当代社会 。一个电话就能解决太多问题 。那《心迷宫》为何还会发生无人知晓的认尸故事 。为了克服逻辑上的bug 。创作者得自圆其说 。做好铺垫之余 。还得设好圈套 。故作剥茧抽丝 。让观众意犹未尽 。《心迷宫》先引出了烧山死人的闲笔 。说明该情况在村里很常见 。然后是死者身份的不确定 。又有交通不便 。再排除警方之类的掺合 。哪怕是一枚徽章、一个手机 。《心迷宫》也不忘把细枝末节交代清楚 。甚至于流露出一丝罕见的恶趣味 。
围绕尸体的真实身份 。《心迷宫》出现了三次转折变化 。最后以无言的和解 。荒诞的黑色结局收场 。中间涉及了农村常见的家庭暴力 。也有父亲与儿子的关系紧张 。妻子被丈夫压制 。儿子被父亲压制 。所有人物又被那具棺材和那个山村所压制 。疲于奔命 。喘不过来气 。
电影对人性善恶天平的把控尤其出色 。从开场就出现了人物在一念之间的犹豫和焦灼 。心魔乱舞 。几经挣扎 。尤其是在父亲身上 。他的内心波动可谓是大起大落 。精彩异常 。那个突然插入的梦境 。给我印象极其深刻 。如果这种“不太照顾观众”的处理手法再多一些 。《心迷宫》无疑会更有电影节像 。至于眼下版本 。它显然更满足于讲好一个故事 。尽量的滴水不漏 。并且让观众确信:这是一个好故事 。
不过相对应的 。我个人认为 。《心迷宫》仍有提升空间 。譬如电影采用了一批“职业演员” 。他们很努力地制造一种乡土的“非职业经验” 。导演也给了足够多的大特写镜头去表现他们的内心纠结和人性阴暗 。但实际上 。他们的形象与表演本身并不是太抓人 。反而落了电视剧模式的批评 。
国产片《心迷宫》凭什么能拿豆瓣高分?

文章插图
其他观点:
国产片《心迷宫》凭什么能拿豆瓣高分?

文章插图
《心迷宫》当然不是那种高成本炫特效的影片 。但的确给笔者带来了极大的震撼 。影片的叙事手法太精妙了 。一起凶杀案 。一个尸体 。直接导致了一个村子里几户人家遭受良心拷问 。作为一部犯罪悬疑片 。《心迷宫》还带些黑色幽默 。多人物多角度的叙事让这部国产影片显得非常新颖 。
简单介绍忻钰坤导演的《心迷宫》 。可以说这是一部类似于科恩兄弟的《血迷宫》+《冰血暴》式的电影 。一件凶杀案 。多人物多角度来叙述 。整个故事的叙述有点像一个圆圈 。最终都串联到了一起 。这样精妙的故事结构 。在国产片里面很少见 。
其实黑色喜剧或者犯罪悬疑片 。甚至包括多角度的叙事 。这些手法在欧美已经是常见的了 。但是 。在中国影坛并不常见 。这样的手法以及一个发生在当代农村的凶杀案件 。让内地观众可以很容易地进入到这个故事里面 。能够体会到角色的心理以及中国农村特有的人情世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