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翻译孙叔敖疾 吕氏春秋翻译


吕氏春秋翻译孙叔敖疾 吕氏春秋翻译

文章插图
1、译文:通达事理的人 , 通晓死生之义 。通晓死生之义,那么利害存亡就不能使之迷惑了 。所以,晏子与崔杼盟誓时,而不改变自己遵守的道义 。延陵季子,吴国人愿意让他当王而他却不肯当 。孙叔敖几次当令尹并不显得高兴,几次不当令尹也并不显得忧愁 。这是因为他们都通晓(义理)啊 。通晓(义理) , 那么外物就不能使之迷惑了 。
2、楚国有一个叫次非的人,在干遂那得到了一把宝剑 。他回来的时候坐船渡长江,到了江心,有两条蛟龙从两边缠绕住他乘坐的船 。次非对船工说:“你是否见到过两条蛟龙缠绕住船,龙和船上的人都能活命的?”船工说:“没有见过 。”次非捋起袖子,伸出胳膊,撩起衣服 , 拔出宝剑,说:“我至多不过成为江中的腐肉朽骨罢了,如果丢掉宝剑能保全自己,我哪里会舍不得宝剑呢!”于是跳到江里去刺杀蛟龙 , 杀死蛟龙后又上了船,船里的人全都得以活命 。孔子听到这事以后说:“好?。〔灰蛭晌庑喙嵌舯5?nbsp;, 大概说的就是次非吧!”
3、禹到南方巡视,在渡江的时候,一条黄龙把他所乘的船驮了起来 。船上的人都大惊失色 。禹仰脸朝天感慨地说:“我从上天接受使命,尽力养育人民 。生 , 是事物固有的特点;死,是命中注定 。我对龙有什么害怕的呢?”龙伏下耳朵垂下尾巴游开了 。这样看来,禹是通晓死生之义的 。
4、天本来就有衰微、亏缺、毁弃、隐伏,有兴盛、盈余、聚积,生息;人也有困顿、窘迫、贫穷、匮乏,有充足、富饶、显贵、成功 。这些都是天包容万物的原则 。古代的圣人不因自己的私念伤害神性,只是安然地对待罢了 。
5、晏子与崔杼盟誓 。崔杼的誓词说:“不亲附崔氏而亲附齐国公室的人,必遭祸殃!”晏子低下头含了口血 , 仰起头向上天呼告说:“不亲附齐国公室而亲附崔氏的人 , 必遭祸殃!”崔杼很不高兴,用矛顶着他的胸,用戟勾住他的颈 , 对晏子说:“如果你改变你说的话,那么我可以与你共同享有齐国;如果你不改变你所说的话,那么现在就是你生命终结的时刻了!”晏子说:”崔子 , 你难道没有学过《诗》吗?《诗》中说:‘和悦近人的君子,不以邪曲求福 。’
6、我难道能够以邪曲来求福吗?你考虑考虑这些话吧!”崔杼说:“这是一个贤德的人,不可以杀死他 。”于是崔杼撤去兵器离开了 。晏子的车夫要赶马快跑,晏子按着车夫的手说:“安稳点,不要失去常态!快了不一定就能活 , 慢了不一定就会死 。”晏子可以说是懂得天命了 。天命啊,是不知为什么会这样但最终却这样了 。靠耍聪明来做事的人,是不能领会这些的 。因此国家杰出的人 , 按照义的原则决断,安然地对待它 。
7、白圭向邹公子夏后启问道:“正直之士的节操,平民百姓的志向 , 三家分晋的事情,这些都是天下最杰出的 。因为我住在晋国,所以屡次听到晋国的事情 , 不曾听到过正直之士的节操、平民百姓的志向,希望能听您说一说 。”夏后启说:“认为可以做,所以就去做,做了,天下谁都不能禁止他 。认为不可以做,所以就不去做,不去做,天下谁都不能够驱使他 。”白圭说:“利益也不能驱使他吗?威严也不能禁止他吗?”夏后启说:“就连生存都不能够用来驱使他,那么利益又怎么足够用来驱使他呢?连死亡都不足够用来禁止他,那么祸害又怎么足够用来禁止他呢?”
【吕氏春秋翻译孙叔敖疾 吕氏春秋翻译】8、因此 , 圣明的君主用赏罚役使不肖之人 , 用道义运用贤德之人 。贤明的君主自己的臣属一定要根据道义,慎重地施行赏罚,这样之后,贤德之人和不肖之人就都能为自己所使用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