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知去哪儿了呢?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这两句可以看作先天的“良知”与后天的“所知”的一个分界线 。善恶是评判一切(意念)行为的标准 。只不过有大小而已 。对行为的分类 。佛家有三:身、口、意 。由于“意”是动“心”而发出的意识波动 。能引起外在善恶两种不同的口言与身行 。从而产生不同的结果 。换句话说:善言与恶言 。善行与恶行 。都是“意”上引起 。所以叫“有善有恶意之动”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由于阳明“心法”较为深奥玄妙 。不是一篇文章能概括 。于是决定写两篇 。欲知后事 。欢迎关注本号 。全网首发 。
想了解更多的身心修行的内容吗?(请点头像关注或评论留言)
我始终坚信:每个人生来 。都是了一大因缘 。修行的最终目的 。便是开悟 。
其他观点:
谢谢邀请!
格物
《大学》:“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 。“
格物有两解 。具体来说就是格物致知和致知格物的区别 。虽然看起来只是顺序变了 。但是意思却变了很多 。
首先 。朱熹讲格物致知 。把格物解释为研究事物道理 。这和他关于理的思想是分不开的 。具体讲理是具有超越性的事物的本源和根据 。但是朱熹强调理一分殊 。事事有理 。人亦有来自理的道心 。只是人自己不能认识到自己本来就有的道心 。朱熹认为修养的最终目的自然是认识天理 。而人又不能直接认识到本就有的理 。所以 。他提出通过格物 。也就是研究事物中包含的理 。日积月累 。启发内心的理 。以达到对理的认识 。
总的来说 。他的格物说 。工夫的目的是认识理 。最后的归宿还是回到内在上 。但是方式还是侧重外求的 。所以 。是先格物后致知 。致知 。就是得到天理 。
致知格物呢 。则是王阳明提出的 。可以理解为先致知后格物 。但是王阳明的格物与朱熹是有区别的 。王阳明把格解释为正 。也就是正物 。朱熹的格物则是研究事物之理 。致知格物 。说来也就是先致得良知 。这良知即是理 。用这样的良知去待人接物 。
具体讲 。阳明先生讲心即理 。心外无理 。心 。涵盖了天下之理 。除此之外别无理可求 。当然 。这样的心并不是人的私欲之心 。而是人本就有的良心 。心之体是性 。性即是理 。心也就是理 。所以 。他强调工夫要在内求 。将你本来就有的良知良能从人的私欲之心中得以显现 。具体来说 。就是要诚意 。戒惧慎独 。扫除私欲 。如此 。让你个人的良知逐步显现 。再用这样的心去待人接物 。即格物 。有点康德人为自然界立法的感觉 。
所以 。从这点 。可以看出王阳明的致知格物反映的是一种知行合一的知行观 。强调致良知实际是对道德本心认知与体验统一的过程 。而朱熹呢 。则是一种先知后行的知行观 。两种观点虽然有所区别 。但是归宿是一样的 。都是实现内在的一种超越性 。只是手段有所不同
知行合一
说白了就是 。如果你在做什么事的时候总觉得力不从心 。那就是你的认知还不够 。就要下来总结思考 。再去做 。如果做到了最好(至善)那你就算成功了 。如果始终明白道理 。而无法做好 。那就等于不知道 。也就是没有达到知行合一 。比如 。我想学习 。但又想玩游戏 。我明白学习的好处 。玩游戏的坏处 。但却无法控制自己再玩一局 。这就表明 。我对学习重要的认知其实是不够的 。所以要纠正调整 。直到自己确实可以控制欲望不因贪玩而耽误学业 。当然 。如果你想通了学习对你没用 。玩游戏才是你的追求 。然后你通过当电竞主播赚了一桶金 。你也算是知行合一了 。最怕就是 。以为自己知道 。总是说 。这个淘宝 。其实我在90年就想到的 。这个滴滴 。我在2000年也准备做的 。那个烧烤我来做月入轻松10w 。但实际上没一件事做成了 。想想自己身边这种人还不少呢 。
推荐阅读
- 花露水味道太浓怎么去除
- 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张起灵?这里不套用任何演员,仅仅是原著里的张起灵?
- 维生素c服用最佳时间
- 王阳明的格物致知和朱熹的有什么区别和渊源?
- 为什么有的人会如此喜欢南派三叔的张起灵,而不是吴邪?
- 为什么榴莲肉半硬半软
- 格物致知,究竟应该如何格?
- 《盗墓笔记》中,在云顶天宫时,张起灵进入青铜门后是怎么出来的?
- 凉席上的螨虫怎么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