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吃火的工地餐:“网红效应”消退,一场热闹之后重归平静( 二 )


有同学给他打电话,他说在“第三食堂” 。小卢解释,学校有两个食堂,文博路的路边摊已经是公认的“第三食堂” 。
小卢说不是每天来,但已经来过好几次了 。因为学校有课 , 有时候来晚了就没有菜了 , 他说这里更实惠,味道也不错 。在这些路边摊上,每个同学都讲到了实惠,他们都是回头客 。
小卢身后的小禹独自坐在那里,他多次起身添菜,每次只打一两个菜 。小禹是王辉摊位的常客,每次径直到摊上,默默吃饭,不爱说话,吃完就走 。
↑13元随便吃
同样在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宜宾校区读大三的小禹是另一种孩子,他家住成都,老家在四川剑阁,理想是“在某个乡镇当个老师就好了 。”他最初学的日语,但他一直没学好,大三转到了汉语专业 。他更喜欢历史,目前考了历史和政治科目的教师资格证 。
小禹饭量很大,学校12元两荤一素,价格不贵,但吃了后总要加餐 。工地外的路边摊,13元管饱,菜的品种也多 。
小禹很节约,大多数时候宅在寝室,他没有女朋友,“还不知道如何跟女生交往” 。爸爸每月给他1500元生活费,他能存下好几百 。
小禹准备买一辆车,在网上看中一辆2011年款的二手车 , 他正在跟卖家交涉运费问题 , 他说有了车就可以出去旅行 。他也正在准备考研,他说只是为就业找个退路,但父母觉得他上进,使劲夸他 。
红星新闻采访人员走访发现,在文博路的路边摊上,大多数学生都是来自四川本地,他们中不少又来自农村 。他们说在路边摊吃饭很实惠,同时又很自在,很轻松,看到这些建筑工人并不陌生 。
在西华大学宜宾校区读大四的小刘和两个同学坐在曾中贵的摊位上,一边吃一边闲聊 。他们读的机械专业,大四没什么课了 , 他们更多考虑去哪里实习 , 或者去哪里就业 。
三个年轻人都来自四川农村 , 父母都在外面打工 。小刘说 , 跟这些建筑工人一起吃饭,会想起父亲 。小刘感慨,自己有些不懂事,“大学一晃就要毕业了” 。
【大学生吃火的工地餐:“网红效应”消退,一场热闹之后重归平静】意外的“对话”:
学生“看见”了父母,工人“看见”了孩子
很多学生都说,在吃工地餐的时候 , 认识到社会的一面 。“有时候听见他们(工人们)聊天就特别感动 。”西华大学宜宾校区大一学生小卿说,就好像听见自己家长在聊天,看见他们在外打工的场景 。
事实上,在这里的路边摊上,打工的父亲们也总会想起自己读书的孩子 。
有一天中午,李明和下班过来吃饭 , 突然看到摊位上坐满了学生,内心随之感动 , “他们很安静,阳光而单纯……他们跟我们坐在一起 。”
60岁的李明和当过兵,种过地,近10多年都在工地干活 。他的手很粗糙,但会写诗,他总是一个人坐在路边的凳子上吃饭 。他说话谦逊,讲起诗歌又情绪激动 。
他说,看到这些学生,就想起自己的孩子 。他的儿子已经在成都工作多年 , 以前在重庆一所重点大学读书 , 他从未去学校看过儿子 , 不知道儿子有过怎样的大学生活,不知道儿子有怎样的成长印记 , 他只记得儿子很节俭……

大学生吃火的工地餐:“网红效应”消退,一场热闹之后重归平静

文章插图
大学生吃火的工地餐:“网红效应”消退,一场热闹之后重归平静

文章插图
↑李明和喜欢写诗 , 他说跟学生坐在一起吃饭令人感动
3月20日晚上,老张和老车成为王辉摊位上最后的两个客人,他们在工地下班后,拿着一瓶酒来,打了些菜,一边吃一边喝 。
学生们涌进这条街后 , 最大的改变是不能现场炒菜了 。当地城管检查后,以安全考虑为由,不允许摊主用煤气罐炒菜 。摊主们只好把菜炒好后再送到摊位上,最多再准备两个小炉子,可以把菜热一热 。
老张和老车住在工地宿舍里,但他们都在外面的路边摊吃饭,“虽然价格一样,分量一样,但味道不一样 。”
老张并不主张学生到工地上来吃饭 , 不是因为学生来了后吃不上热菜,而是觉得这些菜质量还不够好 。“这里是我们吃的,不是给这些孩子吃的 。”老张的儿子在湖南一所重点大学读大三,他没听儿子说过学校食堂不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