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王阳明《心学》: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呢?


感谢邀答:
心即理 。知行合一 。致良善 。理解为:审心而自知善恶 。心是貌之根 。面貌有善有恶 。我们先不要看 。要从审心来做起 。命运的善恶也从现前的心念就可以知道 。
行者心之表 。我们的行为是我们心念的一种反应 。有其心必有其行 。你的心如何是善良诚恳的 。你的外表也一定是善良有礼 。所以你的行为是你心的一种表现 。我们可以通过行为来看一个人的善恶 。因为观察心不容易观察到 。心无相 。我们从什么地方看?看一个人的外表、神态、言行、举止、就能够预知他的善恶 。
祸福是由于人心的善恶招感的 。善恶有报:善招福 。恶招祸 。
明阳心学告诉我们 。处世先修心 。为善去恶 。知其善而近之 。知其恶而远之 。与人为善 。助人为乐 。做一名对社会有用之人 。

怎样理解王阳明《心学》: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呢?

文章插图
怎样理解王阳明《心学》: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呢?

文章插图
其他观点:
谈一谈我个人的一些浅见:
“心即理”强调了事物的规律就存在于人们的心中 。心是人一切行为的主宰 。程朱理学主张的“性即理” 。认为理不在人身上 。想要获得事物的道理和规律 。就必须向外探索 。王阳明认为这是错误的 。
在他看来 。无心外之事 。也无心外之理 。道德行为并不依赖外在的事物 。而是源于内在的道德意志 。理不在外物身上 。就存在于人的内心 。
“知行合一”和“心即理”是相辅相成的 。既然物的理均在内心 。那么行为的准则与道理也并不在心外 。知与行是辩证统一:知是行之始 。行是知之成 。
认识是实践活动的指导 。而人的认识又必须通过实践活动来得到验证 。
怎样理解王阳明《心学》: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呢?

文章插图
“致良知”是王阳明心学思想的最终目标 。“致”不是探求的意思 。而是指通达与推行 。
王阳明认为 。“致知”就是致吾心之良知 。将心中的良知推之于万事万物 。心中的良知就是天理 。将良知推之于万事万物 。那么万事万物都合乎天理 。
王阳明将致知的功夫与正心、诚意、格物贯通起来:正心就是要不受任何善恶之念的干扰 。诚意就是要扩充善念、遏制恶念 。格物就是要为善去恶 。并作用于物 。
其他观点:
如何理解阳明心学中的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阳明心学是由明朝武宗正德年代的哲学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王守仁先生所创的 。
阳明心学的核心简要地说就是三句话:“心即理” 。“知行合一”和“致良知” 。
所谓“心即理” 。就是说“心的本体就是天理” 。你的心就是这个世界的主人 。理在我心 。心外无理 。“天理”是人们苦苦追求的圣人之道 。是宇宙间最高的“天道” 。正所谓“心即道 。道即天 。知心则知道、知天 。”“心即理”是阳明心学的逻辑起点 。“知行合一”和“致良知”都是以此为基础展开的 。
所谓“知行合一” 。就是说“知”即是“行” 。“行”即是“知” 。“知”与“行”其实就是一回事 。王阳明认为 。“知”是“行”的开始 。“行”是“知”的完成 。“知”中有“行” 。“行”中有“知” 。两者互为表里 。不可分离 。所以 。王阳明提倡以“知”为“行” 。“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 。这也就是所说的“知行合一” 。
所谓“致良知” 。就是“致我心内在的良知” 。就是要时时刻刻接受良知的指引 。这里所说的“良知” 。既是指道德意识 。也是指最高本体 。王阳明解释说:“见父自然知孝 。见兄自然知悌 。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 。此便是良知 。”王阳明认为 。天底下没有比“良知”更好的东西了 。圣人要教导好别人 。自己首先要做到“致良知” 。
一言以概之 。王阳明认为 。“心即理”是开端 。是起因 。即意之动;\"知行合一”是认知过程 。是实践;“致良知”才是根本目的 。三者形成一个统一整体 。缺一不可 。
【怎样理解王阳明《心学》: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