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朔到底有多牛?


王朔的牛 。表现在四点:
1文学成就 。代表作:《玩得就是心跳》、《看上去很美》、《动物凶猛》、《无知者无罪》、《致女儿书》、《我的千岁寒》、《王朔文集》等中、长篇小说 。
2有个叫徐静蕾的女朋友 。分手以后能给他买房 。他也宣称死了之后财产归徐静蕾 。
【王朔到底有多牛?】3最早期进入中国电视剧电影市场的中国作家 。有敏锐的嗅觉 。抓住冯小刚 。进入影视业 。电视剧《海马歌舞厅》和《编辑部故事》都获成功 。以及近期的《老炮儿》 。
4对女儿的培养 。他有一段话:我希望她快快乐乐过完一生 。我不要她成功 。我最恨这词儿了 。什么成功 。不就挣点钱 。被SB们知道吗?!我一直跟我身边的朋友说 。我对女儿没要求 。就希望她能够身心健康 。每一天快快乐乐 。笑口常开!我不希望她做所谓的好学生 。虚伪而压力大 。小小年纪就跟个大人似的市侩圆滑 。
但2013年9月王朔的女儿结婚 。王朔好友冯小刚担任证婚人 。并与赵宝刚、陈丹青、刘震云等代表娘家人上台讲话 。王朔未现身 。陈丹青帮其解释不舍得女儿出嫁 。
其他观点:
各位请审题啊!!题目问的是「王朔到底有多牛」 。题眼是「牛」不是「狂」 。
狂自不必多说 。凡知道王朔、上网冲浪的人 。都能举出一大堆他说过的狂言妄语 。什么「我是中山狼 。得志便猖狂」 。「狂 。不是鲁迅的专利」 。还有诸如在各种场合节目中痛批文学经典和文化大家的就不多罗列了……
偏题了不是 。
话归正传 。王朔「牛」在哪里?
1.颠覆性
八十年代 。寻根文学、反思文学、伤痕文学是主流 。八十年代后期主要讲先锋文学 。残血、余华、马原、苏童、格非……等开了一桌 。用「怎么写」来推翻「写什么」 。颠覆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的叙事原则与文本规范 。回归文学本身 。
这个先锋性是相较于中国正统的小说语言和叙述方式来说的 。但是先锋文学试验性本质上都是外来的 。受到欧美文学影响很大 。例如卡夫卡、马尔克斯、福克纳等……
要颠覆 。最关键的是从中国文学传统上进行颠覆 。从主流里面革新解构 。就是说你的底子还是要是正统的小说而不是别的 。先锋文学是从外面借来的 。这两者底子不一样 。讲不了颠覆 。所以说只是另开了一桌 。走出了一个岔路来 。
王朔是从主流里进行解构 。说得更直白一点 。就是破坏正统文本 。让原本好像神圣的东西变成滑稽了 。把原本的文学传统解构了 。
用阿城的话说就是:
只有王朔 。是在原来的这个大桌上 。让大家夹起粉条一尝:这不是粉条原来的味儿啊 。这是粉条吗?咱们坐错桌儿了吧?这就是颠覆 。
2.影响力
王朔的作品在九十年代影响力有多大 。从影视剧就能窥视一二 。
他的小说《顽主》、《一半是火焰 。一半是海水》、《浮出海面》、《橡皮人》、《过把瘾》、《动物凶猛》……被排成电影电视剧 。如今还能在网上四处看到引用截图 。
那时候那些经典台词 。流传度不亚于今天任何一句网络流行词 。本来他的粉丝就多 。影视剧一播 。街头青年开始模仿王朔的金句说话 。「爱你没商量」「玩的就是心跳」「过把瘾就死」「千万别把我当人」……
文学界、电影界、评论界 。不约而同地把1988年称为「王朔年」 。九十年代甚至还一度兴起过「王学」 。影响力可见 。
还可以多说的是 。《动物凶猛》改编的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在中国电影史上也是能留下名号的 。
3.畅销作家
这一点在现在看来并不是很牛 。好像现在畅销书作家很多 。但是普遍处于比较尴尬的位置 。文艺青年瞧不上眼 。稍不注意就容易遭到群嘲 。
但是想想 。王朔大红大紫的时候可是在八九十年代 。那会儿的畅销作家是个什么概念?
被称为作家中的作家 。作家偶像的钟阿城 。1984年发表《棋王》后 。震荡整个文艺界 。各路文艺界人士把他家门槛都快踏破了 。但他两年后就去了美国 。
有采访人员问他 。你当时在国内发表了《棋王》后已经红了 。为什么还要去美国?
阿城说 。畅销作家和作家是两个概念 。畅销作家是有钱人的概念 。作家是要饭的概念 。写东西做不到畅销 。就等于要饭的 。他虽然成名了 。但还是养不活人啊 。
王朔就能在那个年代做成畅销作家 。而且还是颠覆性的作家 。能引起文学界讨论的那种 。并不是现在意义上的畅销作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