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王守仁?( 二 )


如何评价王守仁?

文章插图
第三 。王守仁的一生一直都在为明王朝统治阶级尽忠 。他是地主阶级中最厉害的人物之一 。多次镇压民众起义 。他的“去心中贼”的愚民阴招是非常厉害的 。对民众的伤害比较大的 。这方面是应该得到谴责的 。但是 。在封建社会 。王守仁又是古代儒者立德、立功、立言三者合一的极有成就的一文人将军 。而且 。他平定朱振豪叛乱 。有利于社会安定 。避免生灵涂炭 。也是有功德的 。他是一个矛盾的人物 。
如何评价王守仁?

文章插图
第四 。王守仁的为人学问修养成就等 。历来为有为之士所赞誉颂扬 。他的著作很有后代学者推崇 。他的哲学思想很深刻很有创造性 。是中国后期封建社会非常重要的哲学思想 。在当代 。他的思想仍具有励志的积极意义 。也有用以反对功利观念的重要价值 。
第五 。当今社会 。经济发展是中心 。利益观念太重 。物质欲望太强 。重利轻义观念盛行 。利己主义横行 。很多人虚荣心很重 。缺乏荣耻心 。非常需要能有“良知” 。经济是基础 。钱也是要赚的 。生活水平要提高 。但是 。不能让物欲横流 。不能缺乏安心立命的精神家园 。不能没有“良知” 。所以 。在这个躁动的年代 。更需要有宁静的精神家园 。不安宁的时代更需要有回归本心 。不失初心 。在让心灵宁静方面 。学一学王阳明的心学 。或许是有积极意义的的 。
【如何评价王守仁?】其他观点:
第一部分
王守仁字伯安 。生于明宪宗成化八年(1472) 。死于明世宗嘉靖七年(1528) 。谥文成 。
如何评价王守仁?

文章插图
王守仁的主要著作为《传习录》 。后人把他的思想材料编为《阳明全书》 。共三十八卷 。
黄宗羲在《明儒学案》中曾经概括了王守仁思想的发展历程 。他说:“先生之学 。始泛滥于词章 。继而遍读考亭之书 。循序格物 。顾物理吾心终判为二 。无所得入 。于是出入于佛、老者久之 。及至居夷处困 。动心忍性 。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悟格物致知之旨 。圣人之道 。吾性自足 。不假外求 。其学凡三变始得其门 。”
明确揭示了王守仁建立“心”“理”合一思想体系的曲折历程 。
如何评价王守仁?

文章插图
后来他被贬到龙场 。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 。思考圣人处此将何所为 。大悟“圣人之道 。吾性自足” 。史称“龙场悟道” 。这次悟道引导王守仁得出一个实质的结论 。理本来不是存在于外部事物 。而完全地内在于我们的心中 。提出了心即是理和心外无物的思想 。
第二部分
如何评价王守仁?

文章插图
也就是说 。心即是理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表述为“心之条理即是理” 。是指人的知觉活动的展开有其自然的条理 。这些条理也就是人的行为的道德准则 。“理”之根源不在心外 。道德原则是人心固有的 。
由心外无理的理论外推便是心外无物的观念 。王守仁说:“身之主宰便是心 。心之所发便是意 。意之本体便是知 。意之所在便是物 。”
但是这里的“物”主要是指“事” 。因为王守仁说:“如意之于事亲 。即事亲便是一物 。意在于事君 。即事君便为一物 。意在于仁民爱物 。即仁民爱物便是一物 。意在于视听言动 。即视听言动便是一物 。所以某说无心外之理 。无心外之物 。”
也就是说“物”并不是泛指山川草木等物 。“心外无物”之“物”主要指事而言 。
第三部分
王守仁在“心”“理”合一的基础上提出了知行合一的人生理论 。
他说:“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 。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知行功夫 。本不可离……外心以求理 。此知、行之所以二也 。求理于吾心 。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 。”
在这里 。王守仁的“知”只是主观形态的知 。行则包括人的实践行为和心理行为 。二者是不能割裂的 。
如何评价王守仁?

文章插图
关于知行的关系 。王守仁还说:“知是行之始 。行是知之成 。若会得时 。只说一个知 。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 。已自有知在 。”这个说法是从动态的过程来了解知行相互联系、相互包含的意义 。
意识属于知 。若就意识活动是外部行为的开始来说 。在此意义上 。它是行为过程的一部分 。从而可以说就是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