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和朱元璋都曾执意迁都西安,为何最终没能实现?( 二 )


文章插图
总而言之 。长安已经不适合作为都城了 。这是根本原因 。
【赵匡胤和朱元璋都曾执意迁都西安,为何最终没能实现?】其他观点:
因为形势不同了 。所以宋、明时代的长安已经不是汉、唐时代的长安了 。为什么呢?让我们简单分析一下就明白了 。
古代定都于关中的王朝不少 。西周、大秦、西汉、隋唐尽皆定都于此 。许多王朝也都凭借关中形胜之地的有利条件 。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辉煌 。

赵匡胤和朱元璋都曾执意迁都西安,为何最终没能实现?

文章插图
(西汉初年的形势)
然而 。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变 。原本森林覆盖率很高、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关中地区 。逐渐变得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水旱多发 。不利于农业生产了 。
以古代王朝的生产力和科技水平 。远没有依靠人力改造自然环境的能力 。
由于古代王朝又是以农耕立国的 。所以当一个地区无法保障都城庞大人口的粮食供给时 。自然也就失去了做为王朝都城的资格 。
这一点从隋朝修建大运河 。使其他地区的粮食可直抵洛阳 。而唐朝也唯有依赖关东地区的粮食补给 。才能供养庞大的都城人口便可窥其一斑 。
赵匡胤和朱元璋都曾执意迁都西安,为何最终没能实现?

文章插图
(隋朝的形势)
不过 。宋朝面临的形势却又与隋唐不同 。由于宋朝立国于五代乱世之上 。存有西有党项威胁 。北无幽云之地屏疪的先天不足 。
因此 。在宋代长安几乎成为边垂之地 。而以宋朝皇帝畏战喜和的尿性 。又岂敢“天子守国门”?
所以宋太祖赵匡胤的理想是迁都洛阳 。虽然洛阳战略纵深狭小 。但因有险隘可以据守 。因而比之一马平川无险可守的开封 。更适合宋朝这种以防守为主的王朝 。
可惜 。宋太祖赵匡胤试图迁都洛阳 。依地利以去冗兵 。以免王朝被庞大的军费开支拖累的苦心不能被群臣理解 。
当时开封已经具有相当的城市规模 。经济也很发达富庶 。群臣多以开封为家 。王朝二把手——晋王赵光义的基本盘也在开封 。
赵匡胤和朱元璋都曾执意迁都西安,为何最终没能实现?

文章插图
(北宋的形势)
不仅群臣反对迁都 。赵光义也表示反对 。
赵光义以一句“天下安危在德不在险” 。导致赵匡胤迁都的想法成为泡影!
结果 。当公元1125年金军两次南下时 。由于开封无险可守 。宋军又是战五渣 。终于酿成了公元1127年的靖康之变!
明太祖朱元璋于公元1368年建立明朝以后 。因为兴于南便都于南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 。因为当时朱元璋的主要势力在南不在北 。
而后 。朱元璋通过狠揍残元、分封诸子为“塞王”的办法 。基本上稳定了明朝对全国的统治 。
此时的形势就又不同了 。由于南京的位置偏南 。在历史上又多为偏安王朝或是割据政权的都城 。因此不利于明朝加强对全国的统治 。
赵匡胤和朱元璋都曾执意迁都西安,为何最终没能实现?

文章插图
(明朝前期的形势)
于是迁都何处?便成了朱元璋不得不面对的难题 。
朱元璋曾派朱标去长安实地考察 。发现关中地区无力供养都城的庞大人口 。所以迁都长安不太现实 。
况且自从经过东晋、南宋两次大规模人口迁移 。中国的经济重心也随之由西部转向东部 。
因此 。从保障都城供给方面考量 。如果一定要迁都唯有选择东部城市 。
不过 。由于朱元璋年事己高 。没有精力处理迁都事宜 。所以迁都之事便被拖延了 。
公元1399年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 。到了公元1402年便赶跑了建文帝朱允炆 。在当上皇帝之后便决意迁都北京 。
赵匡胤和朱元璋都曾执意迁都西安,为何最终没能实现?

文章插图
(明太祖朱元璋)
对于朱棣而言迁都北京有三个好处:
①、北京即是元大都 。是元朝经营了近百年的都城 。迁都于此易于被百姓接受 。
②、天下虽然归于一统 。但残元势力犹存 。时刻可能卷土重来 。为免反应迟缓贻误战机 。也有必要迁都北京以免鞭长莫及 。
③、当时女真尚未兴起 。东北之地无忧 。明军又在长城以为占据了一些战略要点 。因此远不是明朝后期“天子守国门”的模样 。
况且 。在绵延1000余年的边患中 。来自塞北游牧部族的挑战最为严竣 。因此 。唯有迁都北京才能巩固北疆防线 。
从另一个意义上说 。保卫北京即是保卫华北 。保卫华北即是保卫中原 。保卫中原即是保卫全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