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什么农村老话?这是某公众号2018年新编出来的口水歌 。不信你们自己查去 。2017年及以前没任何人说过这几句话 。
原先倒是有类似的句子 。是记载在各地“民俗县志”上的 。不过人家是说“一人不进庙 。二人不看井” 。说的是一个人不要进庙 。因为古代流浪汉和歹徒没地方去 。往往住在破庙里;而两人不可取看深井 。备不住那位推你一把 。你死了都没人知道 。
文章插图
硬要解释这新编的谣子 。也不是不可以 。譬如我们可以这么解释:
【农村老话“一人不登高,两人不观景,三人不喝酒,四人不赶集”是什么意思?】一人不登高 。摔死了没人知道 。
两人不观景 。人往井里请 。
三人不喝酒 。越喝越没有 。
四人不赶集 。意见不统一 。
都凑四个了 。不如把十个胡编一下 。全凑全了:
五人不够级 。人数没凑齐 。
六人不坐乌龟席 。寿比王八人吃气 。
七人不深交 。必有一个老油条 。
八人不洗河里澡 。上岸得把别人找 。
九人不滑冰 。漏冰里说不清 。
十人不抢敬业福 。赶紧去推地瓜炉 。
编谣大赛第二辑 。“*人不喝酒”数字一改 。怎么解释都有人信:
一人不喝酒 。越喝越犯愁 。
二人不登顶 。坠落的身上冰 。活着的说不清 。
三人不抱树 。抱偏了有人妒 。
四人不发烟 。越多了就没钱 。
接下来就看大家的了!
文章插图
其他观点:
“一人不登高 。二人不观景 。三人不喝酒 。四人不赶集”这一俗语是由“一人不进庙 。二人不看井 。三人不抱树”演变过来的 。我觉得还是有一定的道理 。
“一人不登高”是说一个人不要去登山或者高空作业 。
古语云“登高涉远三分险” 。假如一个人去登山 。一旦发生意外没人救助 。
知道登山队为何十几个人一起登山 。还把绳索连在一起吗?目的就是为了防止某一人一旦失足落下山崖 。其他几个人就会齐心协力把他拉上来 。说到底就是有个照应 。
文章插图
比如清华大学学子、大学登山队队长严冬冬 。他曾在2008年5月8日带着北京奥运圣火成功登顶珠峰 。是首位成功登顶珠峰的清华学子 。
就是这样的一个优秀的登山队员 。结果在2012年7月9日再次登珠峰时 。不慎掉入暗缝被卡住 。
当时他还不是一个人登山 。但经过队友周鹏以及其他人多次救援都未获成功 。严冬冬不幸遇难 。
事实告诉我们 。即便多人登山依然危险重重 。何况一人乎?
文章插图
“二人不观景”是说两个人不要一起去观景 。
为什么二人不去旅游呢?意思是说 。假如两个“驴友”结伴出游 。在看风景时 。一旦其中一人失足摔下山涧 。另一个人有口难辩说不清 。死者家属说你推下去的 。没人为你证明不是你推下去的 。
前些时轰动一时的情侣泰国旅游 。女子摔下了山涧 。死者家属说男子推下女子是为了骗保 。死者已矣 。内情只有男子一人知道 。
这样的事例也不少 。没有第三方在场有些事说不清 。有鉴于此 。奉劝亲们不要两个人一起旅游观景 。
文章插图
“三人不喝酒”是说三个人喝酒容易造成两个人结盟捉弄其中的一人的局面 。
物体由三角构成最稳 。但三人结盟最容易形成两人一起欺负弱小的一方 。这是人的劣性使然 。
三个人必须有一个人垫底被两个人踩在脚下 。这才能体现出二人的优越感 。
比如 。凡是好朋友喝酒动刀子的都是由两个人挤兑一个造成的 。两个人沟通好 。挤眉弄眼死灌一个人 。这个人也不傻 。心知肚明 。越喝越窝火 。最后在酒精的作用下动刀子杀人 。
“四人不赶集”是说人多了一起去赶集 。这个说买这个好 。那个说买那个好 。七嘴八舌 。到最后好东西早被人挑走了 。自己落得双手空空 。
文章插图
这种现象出现在女人身上 。你看农村大集上 。一群女人叽叽呱呱 。左挑右捡 。搞的卖主不胜其烦 。女人都好表现自己 。都觉得自己有两下子 。出谋划策 。不就买个东西值得吗?
推荐阅读
- 果冻橙和脐橙哪个好吃
- 你知道哪些关于西瓜的冷知识?
- 泡芙可以微波炉加热吗
- 具有神经质的蚂蚁 对风吹草动很敏感 日本弓背蚁
- 关于范成大的古诗有哪些?怎么样?
- 泡芙可以放几天
- 有什么好的完本,仙侠、玄幻、武侠、架空小说推荐吗?
- “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对《红楼梦》中妙玉最推崇的这两句古诗你怎么看?
- 淋雨后一定要洗头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