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庙、祠、观、殿、庵怎样区别?


“寺” 。指僧众供佛、居住之所 。相传东汉明帝时 。天竺摄摩腾、竺法蘭以马白驮经东来 。初止於鸿胪寺 。遂取寺名 。立白马寺于洛阳雍关西 。梵语称寺为“僧伽蓝摩” 。北魏太武帝始光元年 。以伽篮僧寺名 。隋焬帝大业中改称道场 。至唐復名寺 。
“庙” 。也作廟 。系旧时供祀祖宗的屋舍 。也称供祀神佛的屋舍 。史记《封禅书》有:“而雍有日、月、参、辰”、…諸布、诸严、諸述之属 。百有余庙 。”说 。又作帝王庙号的略称 。魏书《太宗纪.三》有:“帝(石跋嗣)崩於西宫…上諡曰明元皇帝 。葬于云中金陵 。庙称太宗 。”又如 。明帝“世庙”朱厚熜(世宗) 。因世庙时重玄字;用修不敢不避 。
“祠” 。祈祷的庙堂也 。《万石君传》述:“(慶)为齐相 。举齐国皆慕其家行 。不言而齐国大治 。为立石相祠 。”说 。“庙堂” 。是宗庙的明堂 。庄子《秋水》有:“吾闻楚有神龟 。死已三千岁矣 。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 。”说 。凡古代帝王遇大事 。告於宗庙 。议于明堂 。故也以庙堂指朝廷 。
“观” 。作闕 。原为宫门前的望楼 。又指道教的庙宇 。唐康骈《剧谈录.下.慈恩寺牡丹》有:“至于佛宇道觀 。游览者罕不径历 。”述 。新唐书《李叔明传》上书:“臣请本道定寺为三等 。观为二等 。上寺留僧二十一 。上觀道士十四 。”记 。
“殿” 。古代高大的房屋 。通呼为殿 。后专称帝王所居及朝会之所或供奉神佛之所为殿 。明清时的宫殿 。前称宫 。后称殿 。如文华、武英、太和、中和、保和皆曰殿 。亁清门内如乾清、坤宁等皆曰宫 。《战国策.魏四》有:“仓鹰撃於殿上 。”之叙 。汉书《霍光传》有:“鸮数鸣殿前树上 。”之载 。
“庵” 。作菴 。乃圆型的草屋 。也系小庙耳 。多指尼姑所居 。《红楼梦.九三》描述:“且说水月庵中小尼姑、女道士等 。初到庵中 。沙弥與道士原係老尼收管 。日间教他(她)些经忏 。”其实 。庵就女僧~比丘尼修佛居宗之地 。

寺、庙、祠、观、殿、庵怎样区别?

文章插图
寺、庙、祠、观、殿、庵怎样区别?

文章插图
寺、庙、祠、观、殿、庵怎样区别?

文章插图
其他观点:
一般都有著名的古迹建筑 。以寺庙道观居多 。可是 。您知道寺、庙、祠、观、殿、庵的区别吗?有人说 。不都是差不多吗 。有什么区别?其实从历史上来说区别很大 。容易混淆 。现在常见的寺、庙、祠、观、殿、庵等建筑 。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 。
国人习惯将一般祭祀神灵的场所统称为“庙”;祭祀祖先的处所叫“祠堂” 。佛教的庙宇 。统称为“寺院”;道教的庙宇 。统称为”宫观”;比丘们住的地方叫寺、院、庵、堂;比丘尼住的寺院多称作“庵” 。道士们住的地方叫“宫、观” 。
一、寺
“寺”在古代汉语里有“持续 。相续”的意思 。本义:古代官署的名称 。秦以官员任职之所 。通称为寺 。如:大理寺 。
后来 。佛教传入中国 。倍受历代王朝重视 。认为佛教的思想有利于统治 。并且对民众有教化作用 。因此皇帝把教授佛法并且供僧团居住、学习、修行的场所称为“寺” 。
寺、庙、祠、观、殿、庵怎样区别?

文章插图
二、庙
庙 。古代本是供祀祖宗的地方 。那时 。对庙的规模有严格的等级限制 。后来庙逐渐成为祭祀中国的一切圣贤、神灵的处所 。如孔庙、武侯庙、关帝庙、岳王庙、龙王庙、孟姜女庙、屈原庙、妈祖庙、山神庙、土地庙、城隍庙等 。
寺、庙、祠、观、殿、庵怎样区别?

文章插图
三、祠
祠堂最早出现于汉代 。据《汉书·循吏传》记载 。“文翁终于蜀 。吏民为立祠堂 。及时(指诞辰和忌日)祭礼不绝 。”祠是为纪念伟人名士而修建的供舍(相当于纪念堂) 。这点与庙有些相似 。因此也常常把同族子孙祭祀祖先的处所叫“祠堂” 。
祠堂记录着家族的辉煌与传统 。是家族的圣殿 。也是汉民族悠久历史的象征与标志 。家族祠堂 。更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历史文化的延伸 。宗族观念在人们的头脑里根深蒂固 。宗法家庭制度是旧中国社会的基础 。修缮祠堂不仅是对中国历史遗迹的补救 。而且也是对家族祖先长辈的缅怀和尊敬
寺、庙、祠、观、殿、庵怎样区别?

文章插图
四、观
《释名》云:“观者 。于上观望也” 。一般道教宫庙称“观”而不称“寺”或者“庙” 。道教从道家“天人合一”、“身国同治”的思维模式出发 。认为了解天象有助于求道证道 。得道成仙 。所以称为”观“ 。取观星望月之意 。所以常建于山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