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上所述 。中庸之道是儒家一种教育人们如何进行自我修身、智慧地为人处世以及如何进行社会治理的方法论 。在当今社会无论是对个人自身修养的加强还是为官者更好地治理社会都有着重要的、积极的现实研究价值 。
【什么是中庸之道?】
文章插图
其他观点:
中庸是儒家思想的最高道德标准和君子理想人格 。也是儒家待人处世的重要思想方法 。论大即大 。说小即小 。它隐藏在平时、日常的细微之中 。又尽显博大的精深智慧 。“广大”而“精微”、至诚无息 。德和天人 。合外内之道 。是天道与人道、仁与礼、忠恕中和的统一 。
文章插图
“中庸之为德也 。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
孔子认为中庸是最高的道德标准 。大家已经很长久地缺乏它了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 。中庸是天之德 。
”天地之道 。可一言而尽也 。其为物不贰 。则其生物不测 。”天地的道理是诚一不二 。化育万物而不可测 。“至诚”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与天也参” 。中庸认为至诚尽性是可以通天的 。天之德就是广博、身后、光明、承载万物 。作为人是天的衍生 。人就应该效仿天 。做到心胸广阔 。厚德载物 。承应天之伟大 。树立远大的抱负 。
第二、中庸是圣人人格精神的外化 。
在孔子出生的年代 。周天子已经不能号令天下了 。天下处于“子弑父、城弑君、君臣僭越、陪臣执国命”礼崩乐坏的局面 。在孔子的眼中 。只有尧舜禹、商汤、文武、周公才是符合中庸之道的 。推行中庸之道 。就要先这些大圣人学习践行 。用圣人的人格精神来熏陶自己 。
第三 。实践中庸精神难能可贵 。
实践中庸精神之难 。是因为人们处事不是过头就是不及 。很难做到无及无不及 。恰到好处 。
“知道者过之 。愚者不及”与“贤者过之 。不肖者不及” 。聪明者过头 。愚笨者不及 。贤德者过头 。不贤者还不及 。在孔子眼里“过”与“不及”都是不好的 。可见实践中庸精神是难能可贵的 。
从根本上说 。“中庸之德” 。是一种内在的心性与外在的修为的统一 。既是一种人格境界 。也是历代圣贤“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心诀 。
文章插图
在《尚书·大禹谟》中舜传位禹时说:“人心惟危 。道心惟微 。惟精惟一 。允执厥中 。”这一句被宋儒称作“十六字心传” 。这句话的思想核心是“允执厥中” 。“允”可解释为“信”“恒”或“用” 。“厥“为”其“的意思 。也就是人心与道心达到中和守正 。精审专一 。才能合外内之道 。内心的修养与人之”道“中正和谐 。
这句话与“中庸》开篇句:”天命之谓性 。率性之谓道 。修道之谓教“是统一的 。天所赋予人的自然禀赋叫”性“ 。按照人的”性“行事就叫作”道“ 。以”道“的原则修养自己就得到教化 。
这一句为《中庸》全文的主旨 。理解这一句要从“天”字开始 。
在中国哲学中 。天具有超人格的意思 。一般有四种理解:一是自然的天 。与大地相对应;二是古代殷人的“帝”;三是天命 。对于人自身无法回避的客观必然;四是本体论意义上的存在 。比如程朱的义理之天 。
冯友兰先生的理解 。天至少有五种意义 。一个是“物质之天” 。就是指日常生活中所看见的苍苍者与地相对应的天 。也就是天空 。一个是“主宰之天”或“意志之天” 。就是指宗教中所说有人格、有意志的“至上神” 。
一个是“命运之天” 。就是指运气 。一个是“自然之天”或”道德之天“ 。就是唯心主义哲学家所虚构的宇宙道德法则 。
天命之谓性 。也就是把人道赋予了“天道”的形而上学 。“天”的超人格性变成了人的道德性 。人之为人的“道”在“天”那里找到了根据 。抛弃了天的神秘色彩 。从而凸显人的主体性 。
“天道”是世界万物、宇宙繁衍生息的运行规律 。“人道”是人之为人的道德伦理内在要求 。因此在这里“天道”和“人道”得到了统一 。但“天道”和“人道”统一的基础是“修道以为教“ 。修的是人的本性 。内在的伦理道德 。使自己得到教化 。修身实现的途径是行”三达德“ 。“五达道”、推而“治国九经”达内圣而外王 。实现“修齐治平” 。”天道“与”人道“的统一就是”致中和“的境界 。
推荐阅读
-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 ,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 吃大蒜是养肝还是伤肝
- 号称古代第五大美女,玉体横陈冯小怜,到底有着怎样的经历?
- 湿气重的人能喝玉米须吗
- 怎样理解四书五经中的《中庸》两个字?
-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杨玉环是如何走到人生尽头的?
- 哪三类人不宜吃大蒜
- 《中庸》说的是啥内容意思?
- 古代四大美女,谁的文采排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