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才高八斗,七步成诗,为何文学作品没有广为流传?


没有认真读、不熟悉内容 。那只是个人问题 。但曹植的《洛神赋》、《白马篇》、《飞龙篇》、《七哀诗》、《登台赋》等名作的流传还是极其广泛且影响深远的!至少就我接触过的所谓文人雅士而言 。几乎没有不熟悉曹植作品的 。基本都曾经熟读过!

曹植才高八斗,七步成诗,为何文学作品没有广为流传?

文章插图
尤其是曹植的《七步诗》 。与唐相李绅的《悯农·锄禾日当午》等经典名作一起 。更是侪身中国流传最广、普及程度最高、对社会影响最为深远的诗歌作品之一!在过去的工作中 。在偏远农村曾经接触过几位没上过一天学、没读过一天书的农民大叔 。闲聊中发现他们大多都知道“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当然 。他们不知道这诗是谁写的、话是谁说的 。但却一点儿不影响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广泛应用!
曹植才高八斗,七步成诗,为何文学作品没有广为流传?

文章插图
亲眼见过一位大字不识一个的农村大叔教训他的两个父母亲均已过世的侄子时 。大致是这样说:“……就为了那两棵××小树毛儿 。就值得又吵又打的弄成这样儿啊?啊!象个什么样儿 。象弟兄们吗?本是一根儿生 。相煎何太急啊!知道这啥意思吧?……”他那俩中学毕业的侄子当然是知道 。但却不一定有他用得熟啊!
曹植才高八斗,七步成诗,为何文学作品没有广为流传?

文章插图
曹植才高八斗,七步成诗,为何文学作品没有广为流传?

文章插图
李杜之诗 。无疑甚好;苏辛之词 。当然极妙;但若论起流传程度之广泛、社会影响之深远 。亦极少有哪篇作品可超越《七步诗》者!如果你非要坚持告诉我 。说你连《七步诗》的内容也不知道 。那我就实在也没啥招儿了 。只能拜拜了!
曹植才高八斗,七步成诗,为何文学作品没有广为流传?

文章插图
曹植才高八斗,七步成诗,为何文学作品没有广为流传?

文章插图
曹植才高八斗,七步成诗,为何文学作品没有广为流传?

文章插图
(图片来自于网络 。有侵则删)
其他观点:
【蓬莱文章建安骨】
曹植(公元192一232) 。字子建 。沛国谯(今安徽亳州市)人 。曹操第三子 。魏文帝曹丕同母弟 。三国时期文学家、诗人“建安七子” 之一 。其文学成就在当时最高 。被推为“建安之杰” 。附曹植诗一首:
南國有佳人 。容華若桃李 。
朝游江北岸 。夕宿瀟湘沚 。
時俗薄朱顏 。誰為發皓齒 。
俯仰歲將暮 。榮耀難久持 。
一一【三國?魏】曹植《雜詩》
建安骨:建安 。汉献帝年号 。当时曹操父子和建安七子的诗风格刚健清新 。被后世称为“建安风骨” 。蓬莱文章建安骨:李白的诗句(见李白诗《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
曹植才高八斗,七步成诗,为何文学作品没有广为流传?

文章插图
曹植才高八斗,七步成诗,为何文学作品没有广为流传?

文章插图
曹植才高八斗,七步成诗,为何文学作品没有广为流传?

文章插图
其他观点:
曹植号称“独占八斗才” 。后世的李白等人都对其表现得异常崇拜 。
但是很奇怪的是 。他写了那么多的足以流传千古的作品 。但当今很多人其实只是知道其中某些句子 。但并不清楚具体内容 。
这是不是有点“名不副实”呢?
曹植才高八斗,七步成诗,为何文学作品没有广为流传?

文章插图
曹植所处的年代 。作家比作品出名是常见的事情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虽然比较兴盛 。但还是有很多问题 。即使是对后世影响极深的“魏晋风骨”也不例外 。
比如说 。如果我们提起曹操、阮籍、嵇康这些名士 。我想很多人都非常熟悉 。说出一两件关于他们的逸闻趣事都不难 。但如果说背一两篇他们的作品 。这很多人就做不到了 。
曹植也是如此 。七步诗、洛水见洛神等等故事家喻户晓 。但提起他的作品呢 。很多人印象里大概就停留在“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这样的句子中 。可能其中都有很多人不知道这句话出自《白马篇》 。而全诗讲了什么内容同样也不会很清楚 。
就是“七步诗”也只知道五言四句的那个版本 。对五言六句版本可能都不太清楚 。
这在当时是常见的现象 。作者的个人魅力要比作家更出名 。
曹植才高八斗,七步成诗,为何文学作品没有广为流传?

文章插图
这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 。世积乱离 。风衰俗怨 。对于人物的品鉴非常盛行 。比如曹操“治世能臣 。乱是奸雄”的评语等等 。更为注重的是人才对于现实社会的影响力和改变能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