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档如何演绎中国电影票房新逻辑?


从流量地球就能看出来
精细化的制作 。肯定是首要的
流量明星就不要再请了 。浪费钱
观众看的是剧情 。场面制作 。不是看演唱会
其他观点:
春节的总需求是娱乐 。
相对于平时被工作切割得鸡零狗碎的“碎片化”时间 。春节作为一个时间场景是非常整块的 。
在这样一个没有工作打扰的整块时间里 。消费者对愉悦、快乐的消费追求被极速放大 。在这样一个时间场景里 。大多数人卯足了劲、挖空心思追求多样化的娱乐体验 。
而电影便是匹配这种娱乐需求的最佳工具 。
首先 。电影是最多样化体验品 。电影题材千变万化 。消费者能迅速获得不同的体验 。一部电影就意味着一种体验 。且切换成本超级低 。
其次 。电影是最便捷的沉浸式体验和场景切换工具 。影院灯一关 。消费者就迅速进入另一个场景 。沉浸在另一个时空 。电影完全满足了即插即用和张小龙的“用完即走” 。
第三 。电影综合成本最低 。只要花几十块钱 。很短的路途 。时间是可预期的...这与旅游比起来不会堵车、晚点 。一切成本都是可控的 。还能保证有座位 。
|票房最大化
如今整个电影产业就是一个票房最大化的游戏 。春节档特征尤其明显 。
对于制片方和院线这两个电影产业的主要玩家来说 。在票房最大化这个游戏中的地位和诉求却并不一样 。
对制片方来说 。需要不惜一切代价“挤进”春节档 。因为春节档意味着流量风口;
对院线方来说 。是在做一场以所有场次所有票源都卖光为目标的线性规划运动 。任何一个场次少卖一张票都是损失 。所以院线方需要全力以赴规避风险 。这意味着选错片源是不可逆的损失 。
由于观众的行为无论如何是不可能精准预测的 。所以选片对于院线来说更像是一场期货交易 。
为了规避交易风险 。院线在选片之上又引入了一种机制 。就是排片 。即根据票房的动态发展 。院线及时改变拍片量 。放大爆款影片的播映量 。减少凉片的播映量 。以此对抗选片时不可预知的市场风险 。优化收益 。
|春节档的票房逻辑
在排片机制的制约下 。制片方挤入春节档也并不是一劳永逸的 。为了竞争排片 。制片方还必须持续利用口碑 。最大化将观众“拉”入影院 。稳定和提升流量 。这是一种营销动作 。
对于院线方来说 。则主要是根据实际票房结果在排片上放大卖座电影的马太效应 。这是一种运营动作 。在时间流逝的约束下和票房最大化的追求下 。院线注定了会极端短视 。这意味着影片在市场上的试错机会只有一个 。
结合开篇所言 。在春节档消费者极端追求体验多样化的市场压力下 。和影片、甚至其它娱乐供应品丰富供给的前提下 。观众对不能满足口味的影片的容忍程度也注定会比平时差很多 。
所以德云社和郭德纲不用埋冤 。只能说《祖宗十九代》适应不了这种票房逻辑 。
再把时间点往前提一些 。在春节档敲定之前 。各方又是如何玩这个票房最大化的游戏呢?
既然观众的行为是无法完全准确预测的 。那么制片方在决定拍什么 。院线在决定引入什么这件事情上只能依靠历史 。只有历史经验才能最大化对冲风险 。
所以 。曾经获得过高票房的导演、演员、类型、题材势必会胜出 。因为这代表了观众曾经对其产生过愉悦体验的元素 。而观众势必会更多依赖愉悦经验做出观影选择 。
【春节档如何演绎中国电影票房新逻辑?】所谓的IP片 。就是拥有更为体系化的曾经对观众造成过愉悦体验经验的元素而已 。所以不要再问《唐人街探案2》何以入选 。导演、主演、故事架构、叙事风格都延续了曾经的一部卖座影片 。从商业上来讲 。这是高质量决策 。
所以说 。票房最大化这个机制是很容易抑制创新的 。
换一个角度 。从观众的角度来说 。观众那么在乎影片的质量和创新么?
我认为在春节档这个特殊的消费场景下 。观众的第一需求是看电影 。派生需求才是看哪部电影 。
另外 。对于很多时间充足的消费者来讲 。把春节档的电影挨个儿撸一遍也是很普遍的观影行为 。只不过先后选择会影响票房反应 。继而左右排片机制 。
再唠叨一句 。票房最大化机制的内生要求必然是以最广大观众需求为诉求 。以中国幅员之辽阔 。人民群众构成之复杂程度 。以这个机制遴选出的卖座电影 。其艺术水准可想而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