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诺族新米节的来历与风俗有关 基诺族新米节的来历与风俗


基诺族新米节的来历与风俗有关 基诺族新米节的来历与风俗

文章插图
文章目录:1、基诺族新米节的来历与风俗
2、独具特色的基诺族传统风俗文化
3、基诺族茶叶,基诺族与普洱茶的传说
4、基诺族禁忌与忌讳
5、盘点:基诺族的风俗习惯文化
6、猜你喜欢:
1、基诺族新米节的来历与风俗农民最开心的事莫过于丰收了 。当经过自己辛苦劳作的农作物到了丰收的时节,这是他们最大的安慰 。基诺族人民为庆祝丰收,特地举行“吃新米”仪式,也就是他们的新米节 。新米节又称“好希早”,是基诺族民间的传统节日,也是基诺族文化的一部分,现在随小编来了解下基诺族新米节的来历以及风俗吧 。
基诺族的新米节,由来已久 。相传在很久以前,居于深山的基诺族过着以狩猎采集为主的原始生活 。一天,一条狗衔着一包谷种,来到基诺寨,一位老人见此狗来历不凡,便把它收养起来 , 并把谷种撒在山地上,这样经过年复一年的培育繁殖,旱谷越来越多 。从此基诺人学会了种旱谷,也吃上了米饭 。
新米节没有统一的日期 , 各家各户在每年旱谷成熟的一个月内 , 由家长选定一吉日 。这天 , 全家老幼黎明即起,打扫卫生,备办新米饭和菜肴,待日上三竿,由家长依自家种的地块,将菜饭分成若干份,到地里去祭谷,并吃顿午饭,直到夕阳西下才赶回家 。入夜,邀请亲友共进晚餐,同庆新谷登场之喜 。
好希早又称阿希早,在农历八、九月的虎日举行 。主要含义是庆丰收,为基诺族民间传统节日 。“好希早”是基诺语音译,意为“吃新米”或“尝新” 。节期在稻谷刚熟时的虎日 。节前各家男主人聚会于村寨长老“卓巴”(又称“老火头”)、“卓生”(汉称“老菩萨”)家或公房里共商过节与祭祀事宜 。开始过节时,长老家先祭谷魂,尝新米饭,次日各家才开始过 。
祭谷魂的第一步“谷魂”:一人背着装有几只鸡的笼子,走向田野,采些花插在鸡笼上,然后拿出一个装有银手镯和银币的细篾盒子边摇边唱,一路不许回头 , 走到贫路口便放一把插有鲜花的稻草 。回到家就杀鸡宰猪,将其头挂于谷仓门上 , 便是“祭谷魂” 。
祭谷魂之后,派两个人到自家稻田里去掐些成熟饱满的谷穗回来舂新米 。在家长房内煮新米饭 , 全家人围在火塘边观察甑子里的蒸汽先从哪个方向冒出来 。这是一种原始的“占卜” 。蒸汽向东,预示子孙兴旺;向南,预兆明年丰收 。向西,打猎必获;向北,子女欠安,人畜晦气,日后要多加小心 。
新米饭做好后,还要用一只熟鸡和一碗米饭供祭谷魂、祖先亡灵及铁匠鬼,主祭者诵诗祈求人寿年丰,六畜兴旺 。各家尝新时 , 要请长老来吃,点到为止 。亲戚也要应邀来尝新 , 实在不能来的 , 主人第二天得送去一包新米饭与一块鸡肉 。“好希早”基本上是以家庭为单位过的节 。现在祭祀活动渐少 , 以庆丰收的内容为主 。
2、独具特色的基诺族传统风俗文化基诺族位于我国云南 , 他们有着独特的传统文化 。基诺族风景秀美,有着丰富的资源,没个少数名族都有着属于自己名族特有的风俗 , 而这些风俗也是经过不断的传承在存留至今 。那么,你知道基诺族的传统文化风俗是什么吗?下面的基诺族文化为您解答 。
基诺是本民族的自称 , 过去史籍文献记载中汉译为“攸乐” 。基诺族人全部聚居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的一座大山上 , 根据其生活习惯、节日习俗、服饰装饰、族源和历史沿革等各方面的情况 , 于1979年经过民族识别,由国务院批准公布为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是我国认定的第五十五个少数民族 。
关于基诺族的来源,没有文字记载 。基诺族人尊奉诸葛亮,传说是诸葛亮南征部队的一部分人,是从普洱、墨江甚至更远的北方迁来的,经过世代的繁衍发展,到新中国成立时还尚未形成一个定型的阶级社会,基本上还处在原始社会末期向阶级社会过渡的农村公社阶段 。新中国成立后,基诺族人直接进入到社会主义,彻底改变了刀耕火种、刻竹记事、以物易物和祭鬼治病的落后面貌 。如今,基诺族自己的干部、大学生、医生、商人和农业科技人员都已成长起来了 。
基诺族待客真诚,在民间一直保留“生分熟吃”的习俗,即捕获到猎物之后,凡是见到捕获者的人,生时都可分一份,熟时都可去吃,直到吃完为止 。饮酒也是如此,只要客人不放杯,主人一定要奉陪到底 。在民间一直保留以酒代罚之习 , 凡违反了村规寨法或做错了事的人 , 一般要罚其10碗酒,重者要罚当事人两头猪、百余斤大米和几十斤酒,请全村老少共餐一顿 。过去基诺族有过成年礼之俗 。孩子过成年礼时 , 要膘牛 , 牛肉用芭蕉叶包好,分送给寨子里的各家各户,以示庆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