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给人的感觉,清代的大众是愚昧麻木对国家缺少认同,而汉朝三国五代唐宋时却不同?( 二 )


古装剧中 。向观众展示百姓的国家认同感 。是弘扬爱国主义的必然结果 。只是想让现在的观众知道从古到今百姓都是爱国的 。这个是个价值观的宣传行为 。而近代题材的影视剧在描述反面典型的篇章会更多 。因为历史的原因 。近代中国有着屈辱的百年国耻 。而把这些没有国家认同感 。或者价值观有问题的负面教材演绎给大家看 。也是为了突出近代挽救民族危亡的英雄事迹 。这个在秦汉宋唐题材的剧中就没有这个需求 。所以 。不是古代人国家认同度高 。近代就低 。这是一种错觉 。

为什么给人的感觉,清代的大众是愚昧麻木对国家缺少认同,而汉朝三国五代唐宋时却不同?

文章插图
二、政治是上层社会的游戏 。老百姓其实更关注民生 。
从古代今 。政治都是“肉食者谋之” 。即便到了清朝后期 。真正喊出政治口号的仍然是上层社会 。所以 。在文学作品中 。古代题材的历史作品 。描述的都是上层社会的故事 。他们台上喊着忠君爱国 。台下愚弄者士兵和百姓 。最终也都是为统治阶级谋福利 。而近代是个大革命时期 。是个社会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的时候 。所以 。才有了很多基层百姓的参与 。不过 。无论古代还是近代 。普通老百姓都不是玩政治的主角 。
为什么给人的感觉,清代的大众是愚昧麻木对国家缺少认同,而汉朝三国五代唐宋时却不同?

文章插图
当年 。女真骑兵南下 。南宋统治者逃亡江南 。北方的百姓反抗的是金人的恶劣行径 。而不是谁来做这个皇帝 。老百姓更关系自己的日子怎么活下去 。如果连肚子都吃不饱 。他们口中恐怕没有那么多民族大义 。国家安危 。否则 。金人也不会难么容易就统治淮河以北 。那可是汉族人传统的政治核心地区 。所以 。我们看到文学作品中有那么多为国捐躯、战士沙场的英雄 。都是历代统治者用来维护自身统治的方式 。而偏偏近代离我们太近 。汉奸还没来得及被历史的长河冲走 。
为什么给人的感觉,清代的大众是愚昧麻木对国家缺少认同,而汉朝三国五代唐宋时却不同?

文章插图
三、政治的需要 。近代历史宣扬的时间长而多 。给人民留下印象更深刻 。
近代中国 。确实出了很多汉奸 。而且鲁迅先生笔下描述给我们了一个麻木不仁的中国基层老百姓 。所以 。才有唤醒这个民族的文人学者笔耕不辍 。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中描述了民族的概念 。让之前只有家族概念的中国百姓认识到民族存亡的重要性 。梁启超进一步升华成四个字-----“中华民族” 。但是正是在近代革命中 。需要去号召和发动群众 。所以才会有很多描述“大众是愚昧麻木”的文学作品 。讲得多了 。就入木三分 。中国人心目中形成的印象就变成了近代大众很不堪的画面 。同时 。还不忘拿古代的爱国人士作对比 。于是 。就形成了近代大众不如古代百姓的印象 。
为什么给人的感觉,清代的大众是愚昧麻木对国家缺少认同,而汉朝三国五代唐宋时却不同?

文章插图
故而:不是百姓不爱国 。古代近代皆传说 。历代都有忠和奸 。人民心中有秤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