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在农村上小学和在城里上小学有什么不同?对孩子将来影响有多大?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经过义务教育均衡县验收 。现如今农村小学和城里小学的硬件设施 。已经没有多大的差距 。突出的差距有这么几点:
一 。教师的思想水平与工作态度上的差距 。
农村小学规模普遍比较小 。教师工作量大 。多数学校的音体美学科没有专职教师 。有个别小学教师年龄老化严重 。每位教师身兼多门课程 。教师疲于应付 。自身的业务学习也多是应付、流于形式 。工作确少激情 。缺少创新思维 。思想固化 。对教育改革的新做法多少有点抵触 。
二 。教学设施和教学设备的利用存在差距 。
义务教育均衡县验收 。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根据省教学设施和教学设备的配备标准 。对每个农村小学进行了达标配备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 。这些设备在农村小学的利用率很低 。造成了优质资源的严重浪费 。这些问题在城里学校根本不存在 。城里学校不仅开齐开全国家课程 。而且结合自身优势开发了自己的校本课程 。走上了特色优质的发展之路 。
三 。教学管理水平上存在着差距 。
城里小学的管理者 。大多是优秀教师 。教学能手出身 。每位校长都是优中选优 。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特别善于学习 。对于教育发展的动向异常敏感 。这些管理者都有自己的办学思想 。自己的办学理念 。治校方略 。学校日常管理都明显烙着校长的思想印记 。相比而言 。农村小学的管理者被动接受的多 。上级怎么安排 。学校就怎么做 。主动求变的革新意识不强 。
对于农村小学生何去何从 。在哪里上学更好 。我想给出这样的建议 。家庭条件允许的前提下 。妈妈陪读 。最好选城里学校上学 。如果不能做到家人陪读 。五年级前不要让孩子出去上学 。孩子长身体 。性格形成的阶段 。最需要父母的陪伴 。这对于孩子将来形成健全的人格至关重要 。五年级以后再选择城里学校比较好 。
以上是笔者简单的分析 。影响孩子成才的因素很多 。请家长朋友慎重对待 。
其他观点:
现在的农村中小学 。就拿我的家乡学校现状 。谈一点自己看法 。
我所在乡 。中小学合并一处 。一套班子 。人员精减下来充实到教学 。特别是近些年来 。特岗教师的进入到教师队伍 。农村学校教师整体水平上了个台阶 。
因为村一级学校的取缔 。减少了不必要的开支 。也减轻了管理负担 。一乡一校 。中心校的领导们由过去的间接摇控变成现在的直接指导 。
硬件、软件建设与城市学校相比缩短了差距 。
教学楼、学校公寓楼、实堂初具规模 。
操扬硬化、四周绿化、花坛绿地、学生活动场所和空间 。很多城镇的中小学都无法相比 。
学校的实验室、微机室、图书室……一应俱全 。
我看好 。农村学校一定会在不久将来 。同城市学校一样 。为培育祖国的未来建设者 。而大放异彩 。
其他观点: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在农村上小学和在城里上小学差别很大 。对孩子的影响也很大 。
总体而言 。城里的师资力量、教育理念、教学设施 。要优于农村 。因此 。在教学质量、全面发展、培养孩子方面 。比农村更具有优势 。孩子也更易于成长、成才 。这从总体上和普遍性上而言的 。

现在在农村上小学和在城里上小学有什么不同?对孩子将来影响有多大?

文章插图
我这样讲并不否认 。农村也有比较好的小学 。也有比较好的师资 。也有好的教学质量也能培养孩子成才 。但从总体上 。与城里还有差距 。
以山东省平原县教育为例
山东省平原县早在2005年 。验了“初中进城工程” 。所有初中生都在县城上学 。乡镇没有了初中 。县城共建有五所公立中学 。家长为了让孩子与初中实现更好的对接 。大批家长把孩子安排在县城上小学 。县城内共建有四所较大规模的公立小学 。
因为小学、初中基础打得好 。当学生升入高中时 。基础是比较好的 。因此十几年来平原一中的升学率在全市一直名列前茅 。我这样讲并不抹杀高中老师的功劳 。
俗话说:“基础不牢 。地动山摇” 。小学的基础是初中继续发展的保障 。初中的基础是高中更好发展的保障 。
现在在农村上小学和在城里上小学有什么不同?对孩子将来影响有多大?

文章插图
城市的教育资源更丰富
不必说北京、上海 。不必说济南、青岛 。就是县城的师资条件、教学设施、教学理念总体上好于乡村 。我这样讲并无贬低乡村教师之意 。同样的道理 。省实验的水平比地级市、比县城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