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溶血病 如何治疗新生儿溶血病

新生儿溶血病,相信很多人都是不熟悉的 。其实新生儿溶血病是母子血型不符合所引起哦一种疾病 。那新生儿患上溶血病的时候应该怎么治疗呢?新生儿溶血病又应该如何预防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一一介绍一下 。感兴趣的朋友不妨就来看一下 。
新生儿溶血病症状
新生儿溶血病的症状有哪些呢?因为很多人都没有听说新生儿溶血病,所以也不会知道新生儿溶血病的症状有哪些 。因此,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 。
1.黄疸
新生儿溶血病的患儿黄疸出现早,Rh血型不合的溶血大多数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皮肤明显黄染,并且迅速加重 。ABO血型不合的溶血有40%黄疸发生在生后24小时内,有50%发生在24-48小时,还有10%可能发生在生后48小时后 。新生儿溶血病除了新生儿黄疸出现早以外,血清胆红素水平在短时间内快速上升也是其特点 。
2.贫血
在新生儿黄疸出现时和黄疸消退之后都有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 。主要是由于发生溶血时大量的红细胞被破坏所致 。Rh溶血可有严重贫血,伴有肝脾大,严重者可出现心力衰竭 。ABO溶血大约有1/3出现贫血 。胎儿水肿多见于重症Rh溶血,表现为出生时全身水肿、苍白、皮肤瘀斑、胸腔积液、腹水、心力衰竭和呼吸窘迫 。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
3.核黄疸
严重的高肝红素血症是可会导致患者形成核黄疸,并且会出现智力、运动障碍以及听力和牙釉发育不良的症状 。
新生儿溶血病的治疗方法
1.光照疗法
是降低血清胆红素最简便而有效的方法 。当血清胆红素达到光疗标准时应及时进行光疗 。光疗标准是依据不同胎龄、不同日龄有无并发症而制定的不同光疗标准 。对高胆红素血症者应采取积极光疗措施,降低血清胆红素,以避免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并连续监测血清胆红素,光疗无效者应进行换血治疗 。
2.药物治疗
(1)静脉用丙种球蛋白
早期应用临床效果较好 。
(2)白蛋白
增加游离胆红素的联结,减少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
3.换血
血清胆红素水平是根据患者的年龄以及患病时间所进行换血疗法,而ABO溶血病只有严重的患者才会进行换血治疗 。
当血清胆红素水平依据不同胎龄、不同日龄达到换血标准时需要进行换血疗法 。ABO溶血症只有个别严重者才需要换血治疗 。
4.纠正贫血
【新生儿溶血病 如何治疗新生儿溶血病】早期贫血严重者往往血清胆红素很高而需交换输血 。晚期贫血程度轻者可以补充铁剂和维生素C,以促进骨髓造血 。但贫血严重并伴有心率加快、气急或体重不增时应适量输血 。输血的血型应不具有可引起发病的血型抗原和抗体 。
5.其他
预防低血糖、低血钙、低体温和电解质紊乱 。
新生儿溶血病的护理
1、常规护理
执行新生儿常规护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
2、预防黄疸
针对病因的护理,预防核黄疸的发生 。
(1)采用保守疗法时应严格按医嘱给予液体及药物,注意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并及时报告医生 。
(2).随时做好换血疗法的准备,并协助进行 。
(3)严格观察体温、脉搏、呼吸、黄疸、水肿、嗜睡、拒乳等情况,有心衰、呼吸衰竭或惊厥时,分别按有关护理常规护理 。
3、合理喂养
黄疸期间常表现为吸吮无力,纳差,应耐心喂养,按需调整喂养方式如少量多次、间歇喂养等,保证奶量摄入 。
4、病情观察
注意皮肤粘膜、巩膜的色泽,监测胆红素;注意神经系统的表现,如宝宝出现拒食、嗜睡、肌张力减退等胆红素脑病的早期表现,立即通知医生,做好抢救准备;观察大小便次数、量及性质,如出现胎粪延迟排出,应予灌肠处理,促进粪便及胆红素排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