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者:干祖望 悼念干祖望大师

    杏苑耆宿日渐凋,        回首白下茧斋遥 。      健乎妙笔缘书富,        癯然瘦体因诊劳 。      五诊十纲辨证广,      三炎一聋疗效超 。      驾鹤归去曲未终,      弦歌永续逐浪高 。      国医大师干祖望教授,是我今生今世最崇拜的老师 。他是我初学中医时的追随者,在实习期间我就抄录了干老的许多笔记;也是我行医的指导者,在行医过程中,一遇到疑难杂症,就书信请教;又是我中医临床比较成熟时的点化者,师承三年,形影相随,受益匪浅;同时也是我如何树立医德、做人的榜样者 。如今恩师与世长辞了,我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写此短文,以资我对恩师的怀念!       中医的捍卫者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扬言要取消中医,1929年,余云岫率先发难,提出《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案》,国民政府通过了该议案,中医生死命悬一线,落至冰谷 。就在此时,本想当一名画家的干祖望,阴差相错地投拜马培之的高足钟道生的膝下学起了中医 。干祖望明知中医受排挤,但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学好中医,争做一名优秀的临床中医师 。1933年干老业成后悬壶于上海金山县张堰镇,干老白天门诊,诊治病人,晚上看出学习中医药理论及经典著作,并撰写小文章,以“冷来阁”别名,发表在松江《茸报》报上,共有100多篇,其中许多文章是针对当时汪精卫主持行政院,一向崇西蔑中,取缔中医的坚决态度,展开斗争 。同时还参加施今墨在上海成立的“中医公会”组织 。干老多次当选为金山、松江两地会长 。在施今墨为首的上海“中医公会”与全国各地中医团体代表多次到南京政府请愿,“取缔中医”之说终未实现,而赢得了生存的权力 。      中医的创建者       历代中医仅有喉科(实指咽科),真正的耳、鼻、喉疾病都分散在内外妇儿科中 。干老北上学习西医耳鼻喉科,立志创建中医耳鼻喉科 。他是第一位带上了额镜的中医师,1951年在上海松江第四联合诊所挂上第一个“中医耳鼻喉科”牌子 。干老在诊病治病的同时不断积累经验,并翻阅大量的文献资料,逐步探索中医耳鼻喉科的理论,编写教材 。后调入江苏省中医院工作,1972年,在省中率先成立耳鼻喉科,使中医耳鼻喉科有了初步的雏形 。但是没有人才不行,没有团队更不行,干老想到了培养人才,办耳鼻喉科学习班,共办了6期全国中医耳鼻喉学习班,为全国培养大批临床人才 。1983年成立了江苏省中医学会耳鼻喉科专业委员会,干老为第一任主任委员;1987年成立中华中医药学会我耳鼻喉科分会,干老成了第一届主任委员 。如今,有了系统的中医耳鼻喉科书,人才辈出,队伍不断壮大;有了学术交流平台,诊病水平不断提高,全国各地才有如今新兴的中医耳鼻喉科这个奇葩 。      中医的开拓者       干老一生读书,把中医书籍中有关耳鼻喉科的记载文献进行了疏理,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加上西医的检查和论述,将其上升到新的理论,从而发展拓宽中医 。如五诊十纲,即把西医检查所得纳入到中医的辨证中,以加强了中医辨证的准确性,从而提高了疗效 。又如对发声机理的阐说:“无形之气者,心为声音之主,肺为声音之门,脾为声音之本,肾为声音之根 。有形之治者声带属肝,得肺气而能振动,室带属脾,得气血之养而成活跃,会厌披裂属阳明,环杓关节隶于肝肾 。音调属足厥阴,凭高低以衡肝之刚怯;音量属手太阴,别大小以权肺之强弱;音色属足少阴,察盛枯以测肾之盛衰;音域属足太阴,析宽窄以蠡脾之盈亏,肝刚、肺强、肾盛、脾盈,则丹田之气沛然而金鸣高亢矣 。”如此的阐述,不仅是对中医理论的新发展,也是对人发声生理、病理、辨证、施治等可谓一目了然 。      临诊时要不断观察、总结、提高 。干老在70年代发现了“喉源性咳嗽”新病种,而西医90年代才提到“上气道敏感症、上气道咳喘,隐匿性哮喘 。”干老认为喉源性咳嗽,是以咽痒即咳,不痒即不咳 。甚则哮喘 。共病机是外邪困遏肺经,治疗以宣肺为主,方用三抝汤 。起初发现该病多因感冒服用苦寒之品、含糖的感冒冲剂或抗生素,使之感冒失治,邪困肺绖而不得出,用宣肺发散之麻黄,的汗而解则病瘥 。后来发现有许多病人无感冒史,常易出汗,出汗时微风一吹即咽痒咳嗽,此类患者多与空气污染,空调电风使用不当有关,这就给治疗中增加了难度,它既是风邪袭肺,困遏肺绖之邪,其治则宜宣发,但病人又易出汗,再宣发这就是矛盾,同时也不能因表欦汗,以免外邪困遏肺绖不解之弊,因此干老认为就要在麻黄用量上加以权衡 。      “国医创建耳鼻咽喉科学,治身治病治学业;大师传承理法方药仁术,立德立言立功名 。”这是追悼会会场上一副挽联,的确也概括了恩师其人 。如今恩师驾鹤西去,他那浓郁的中医气息、孜孜不倦的精神、医德高尚的品质,永远留在我们心中,是我永远学习的榜样 。      国医大师干祖望教授是名医、专家、教授,也是一位奇人、诗人 。由于他的智慧和勤奋,青壮年就有许多著述问世 。“**”中,屡遭压制和打击,但他没有消沉,反而躲进自己的书屋“茧斋”,潜心读书,甚至夜读之时,“陡然鼻衄,书为之红” 。他说:“这段时间是我在青少年寒窗之后,一生中的第二度苦读”,“我相信孟子之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肌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从而焚膏继晷,刺股悬梁般苦读,我相信知识总是有用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重新焕发了青春,1980年元旦以诗言心声:“四化雄人志,三中暖我心”“党恩浩荡翻冤案,誓答深情作老牛” 。从此,他精神焕发,“晨起攀梯六百级”“赤子童心七十岁” 。他创造了七旬老人连办6届全国专科进修班、一年超额完成4000多小时工作量的奇迹 。在70岁以后,他以超常的体力、毅力和智力完成了大量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 。除了日常门诊、病房工作和教学工作以外,业余时间撰写了《干氏耳鼻咽喉科学》《中医喉科学》《孙思邈评注》《干祖望医案》《干祖望医话》等20多部著作,在《中医杂志》《江苏中医》《辽宁中医》等刊物发表了280多篇论文 。指导学生完成了3项国家级科研课题、6项省部级科研课题,并且获得多项科技进步奖和教学成果奖 。      干老写诗的功底是少年时代练就的 。5岁,进入全国有名的“南社四子”(邵力子、柳亚子、姚石子、姚蓬子)之一姚石子家塾读书 。十三年寒窗,他熟读了《四书》《五经》《离骚》《史记》、“唐宋八大家”以及“六朝”的骈体文等,打下了扎实的文学、历史学功底 。为以后成为一代“儒医”奠定了基础 。      干老喜爱写诗,尤其喜爱写对联 。他写对联十分讲究对仗、平仄,更注重内涵 。1984年春我初上讲台,请教干老,他回我一纸对联,“赠学生严道南,言上课法:讲座初开,须腾蛟起凤;教材将掩,要画龙点睛 。”正是将他讲课生动、风趣诙谐的神态跃然纸上 。三国时代曹植能“七步成诗”,干老急就写诗作赋的功夫与其相当,他擅长即刻写就对联,并且把人名嵌入其中 。在一次学习班上,他乘兴为几位学生题对联 。给来自江苏仪征的魏祥写道:“得有识之士,毋问汉魏;结忘年之交,就是吉祥 。”给来自河北张家口的李京秋写道:“专业专攻,决不五日京兆;勤耕勤读,当然百倍秋收 。” 给来自四川凉山的辜甲林写道:“求实学,应志怀争甲;言事业,要影响杏林 。”见到这些脱口而出、对仗工整、含义深刻的对联,学生们无不喝彩 。      干老一生爱书,他写的诗赋对联也常常和书有关,如:1986年元旦春联:“读书教书藏书著书,一世靠书饱腹;言洁行洁手洁心洁,终生以洁持身 。”那年日本《新医研究》采访人员采访他以后,刊登出他在书屋的大幅照片,并注上:大读书家、诗人 。干老看了,用对联写出自己的感悟:“八字保康,童心、蚁食、龟欲、猴行;一生修养,稚洁、青雄、壮勤、晚节 。”       1986年7月,干老在出差的火车上写下了一首自题诗:“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三不买账,四化争功,五官开路,六面圆融,七十转运,八旬亨通,九秩不老,十足愚公,百岁退休,千古强翁 。”29年之后的今天,百岁干老竟离我们而去了,让我们深感悲痛 。可以欣慰的是,他留下的诗篇,永远会散发光芒 。【中医学者:干祖望 悼念干祖望大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