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近代的湖南出了许多英杰?是巧合还是必然?


近代湖南出了很多英杰 。这应该是必然的 。一方面是这个地区的地理、历史、人文 。能够培养人的英武之气 。另一方面 。与太平天国时期的湘军有关 。
何为英杰?首先要有英武之气 。或文或武都是如此 。武人必须要有要有英武之气自不必说 。就算是文职 。满腹经纶 。却一身酸腐的暮气 。如何能成为英杰?据我个人的观察 。经济比较富裕的地区(往往都是平原地带或者河流三角洲地带 。如果发生战争 。这些地方反而是最容易遭到破坏的地区 。) 。容易消磨人的意志 。通常都不容易出英杰 。由于文化教育发达 。比较多那种纯粹的文人 。真正最容易出英杰的地方 。是那种经济条件并不是太好 。略显有点艰苦 。但又不是太差的地方(大多都是丘陵地区) 。略微艰苦的生活 。能够锻炼人的意志和体力 。能够培养人的英武之气(过度艰苦也不行 。比如大山区、荒原戈壁容易消磨人的意志 。精神和力气全都用在和艰苦的自然条件作斗争了) 。生活条件并不太差 。也能够保证这个地区的人能够受教育 。有见识 。相较于周围那几个更富裕或者教育条件更好的省份(江、浙、赣、皖) 。湖南恰恰就是这样一个地方(近代还有另一个很相像的地区 。那就是四川的东部包括重庆) 。湖南民风强悍 。这一点抗日战争时期 。日本人就充分的领教过 。在太平天国时期 。东南的几个省份长江以南的区域都被占领过 。而唯独湖南他们就无法在此立足 。湖南因此也较少受到战争的破坏 。应该也保留了更多的元气 。
另一个原因就是湘军的影响 。当年曾国藩在此组建湘军 。最终平定太平天国运动 。这些湘军当年回乡后 。一方面给湖南保留了尚武的种子 。另一方面 。他们大多取得了一些财富 。在家乡修桥铺路的同时 。建了不少的书院 。让家乡子弟受益 。另外这些人的见识 。必然高于当时其他大多数人 。让当地人能够更多的对外面的世界有所了解 。
由以上两方面的原因 。湖南有足够的沉淀能够在近代涌现很多英杰人物 。也就不奇怪了 。
其他观点:
是历史的必然!
一、从历史上看 。湖南的文风虽略逊于江苏、浙江和江西 。但依然“江山代有才人出” 。自唐时的欧阳询、怀素 。明时的李东阳 。清时的王夫之 。都深刻地影响了当时的豪门世子和耕读子弟 。
二、湖南的教育有优秀的历史传承 。是国内最早设堂办学的省份之一 。古代的书院 。不仅仅是开门办学授课 。也是典籍收藏 。学者们从事文化、宗教研究与交流的重要场所 。近似于现在的大学 。岳麓书院 。东山书院均建于唐代 。而清代建立的石鼓书院 。渌江书院等 。也闻名于当时 。尤其是位于湖南首府、建制宏伟“岳麓书院” 。为中国四大书院之一 。
书院为“三湘”培养了大量的人才 。
三、曾国藩、左宗棠的异军突起 。在征讨“太平天国”时 。引领湘军子弟兵 。掠回大量财富 。为后来“三湘”在富足之后 。有余力广泛在家族内开设私塾 。创造了条件 。使更多的“”三湘”子弟 。尤其是贫家子弟 。得到较为正式的文化教育 。教育不仅增长了子弟们知识 。更开阔了他们的眼界 。
当民国时期 。“西风”渐进 。这些热血青年们 。如毛泽东 。彭德怀 。贺龙 。罗荣桓 。粟裕 。宋教仁 。黄兴 。程潜等等 。或走出乡村接受新式教育 。或投军从戎 。在以后轰轰烈烈的民主革命运动中 。创造了各自辉煌的成就 。
其他观点:
湖南近代出了许多英杰 。有其必然 。也有其偶然和巧合 。浅答:
一、北宋时在湖南长沙开办的岳麓书院 。在潇湘大地播下了读书的种子 。受其影响 。湖南产生了一批文化 。思想大家 。明未的王船山就是思想界杰出人物之一 。在貌似荒蛮的三湘大地出现了求新求变思想文化的先行者们 。
二 。湖南的改良社会的思潮在酝酿之中 。恰逄清未太平天国运动兴起 。一批饱学之士曾国藩 。左宗棠等开始走到了时代的前面 。无序的湘西匪气笫一次溶入秩序 。纪律的军事化里 。湘勇异军突起 。一直至今都在历史中 。不得不说 。也不细说 。太平天国的失败 。促进湖南第一次经济的腾飞 。办学 。经商 。建厂新军等风气遍及湖南 。在晚清政治的星空下 。笫一次星罗般出现湖南人的重臣和封彊大吏 。从此历史的天空不可一日缺失湖南之星 。这是历史必然中的一次偶然的拐点 。
三 。清未洋务运动的中兴重臣曾国藩 。左宗棠出身湖南 。意改良中国 。一批湖南子弟黄兴 。宋教仁求学日本 。产生了彻底革命的新思想 。成为辛亥革命的领袖人物 。两湖子弟武昌城头首义成功 。湖南英杰成为开创中国历史新纪元领军人物之一 。居功至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