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四公子都是谁?同时代人对四公子印象如何?( 二 )


福建巡抚、藏书大家丁日昌之子 。
清末藏书家 。继承“持静斋”藏书 。尽发所藏而读之 。
20岁赴京求学 。结交名流谭嗣同等 。忧国伤时 。研讨方略 。
不屑科举之学 。笃志坟典;精版本、目录学 。曾与叶昌炽谈论版本 。能辩某书为宋刻 。某书为元椠 。某书出自某家之手、某书为何人所校 。如数家珍;曾仿莫友芝、江标所辑《持静斋书目》之体列 。撰《清经籍志》 。惜未成而卒 。
曾受广东总督岑春煊派遣 。赴日本考察学校 。后在广州主办学堂事务 。
辞职后在北京闲居 。郁度晚年 。逝于北京 。
诗学李义山、龚自珍 。绝无一毫尘俗气 。有《丁叔雅诗集》 。
书法初致力于唐楷 。进而法钟繇 。笔画浑厚 。结体严谨 。精紧遒劲 。洗去俗气 。
有《丁征君遗集》 。
(二)再说笔记中的丁惠康印象 。
丁叔雅最为雅洁 。他行为端正 。不违礼义;处事谨严 。不逾规矩 。
因为是清廷某部的司官 。所以 。那时候 。丁叔雅就留滞在京师 。
在京期间 。丁叔雅居住在潮州会馆 。
因为人整饬 。故而 。丁叔雅门无杂宾 。
平日里 。丁叔雅不轻易谈论时事 。
丁叔雅与同好的往来 。大多只是诗词唱和而已 。
笔记《旧京琐记》的作者夏仁虎曾经在雪夜拜访过丁叔雅 。
当日 。夏仁虎看到的是:丁叔雅自己起来扫雪 。
那天 。丁叔雅还亲自为夏仁虎烹茶 。当夜 。两人清谈甚欢 。以至达旦 。
见丁叔雅如此雅洁 。夏仁虎还笑着比喻 。说丁丁叔雅很像是《石头记》(即《红楼梦》)中的妙玉 。
对此比喻 。丁叔雅无以为意 。不以为忤 。
后来 。丁叔雅以贫卒 。

清末四公子都是谁?同时代人对四公子印象如何?

文章插图
二、陈三立
(一)先简要介绍一下陈三立其人 。
陈三立(公元1853年~公元1937年) 。字伯严 。号散原 。江西义宁(今修水)人 。
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 。
出身名门世家 。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与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 。
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 。
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 。
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光绪十八年壬午(公元1892年)乡试中举 。
历任吏部行走、主事 。
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戊戌政变后 。与父亲陈宝箴一起被革职 。
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 。北平、天津相继沦陷 。日军欲招纳 。绝食五日 。不幸忧愤而死 。享年85岁 。
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
(二)再说笔记中的陈三立印象 。
陈伯严工诗 。他的诗 。刊落浮词 。不事奢华 。谨守宋人家法 。自成一体 。
在秦淮(南京)寓居较久 。
改朝革新之后 。陈伯严已经老了 。但是 。其文词与影响力仍剧 。被目为江南文坛盟主一流人物 。
清末四公子都是谁?同时代人对四公子印象如何?

文章插图
三、谭嗣同
(一)先简要介绍一下谭嗣同其人 。
谭嗣同(公元1865年~公元1898年) 。字复生 。号壮飞 。湖南浏阳人 。
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 。维新派人士 。
所著《仁学》 。是维新派的第一部哲学著作 。也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重要著作 。
早年曾在家乡湖南倡办时务学堂、南学会等 。主办《湘报》 。
又倡导开矿山、修铁路 。宣传变法维新 。推行新政 。
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参加秉领导戊戌变法 。失败后被杀 。年仅33岁 。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
(二)再说笔记中的谭嗣同印象 。
谭复生的学问思想最为新潮 。他才气纵横 。议论新颖 。
可惜 。年纪轻轻 。就在戊戌变法中遇难!
清末四公子都是谁?同时代人对四公子印象如何?

文章插图
四、吴保初
(一)先简要介绍一下吴保初其人 。
吴保初(公元1869年~公元1913年) 。字彦复 。号君遂 。晚号瘿公 。庐江县沙湖山人 。
淮军将领、广东水师提督吴长庆之子 。
荫生 。
官刑部主事 。与刑部郎中他塔拉·刚毅争执某个案件 。愤而自脱公服 。离开官署 。
弃官之后 。居于上海 。
曾电请慈禧太后归政于光绪帝 。
后因唐才常之事牵连 。避往日本 。年余而归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