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优秀的孩子越容易被“网络霸凌”?真相比你想象的更残忍( 二 )


就这样,在去年6月,一个风和日丽的早上,邵一卜再也无法忍受长久的造谣、孤立和排挤,爬上了六楼的窗台,纵身一跃 。
如今,邵一卜虽然侥幸保住了性命,但器官却多处受伤、骨折 。
她不是第一个网络霸凌的受害者,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
仅一个月后,去年的7月26日,一名网名叫依奈的18岁少女就在网上直播了跳楼 。
事情的起因,是两年前依奈在一款游戏中,一时兴起将自己的ID改为“拿不到金头就自杀” 。
金头,是游戏排名前十的玩家奖励 。
然而,直到赛季结束时,依奈都没能拿到金头 。
再后来,游戏举办了一场活动,依奈也因此加入了相关的QQ匿名群 。
没想到,入群后,群里有成员认出了她,嘲讽她说要自杀却不自杀,还给依奈起了个“金头姐”的黑称 。
不少群成员也对她进行了攻击和辱骂,甚至当她直播跳楼后,这些言论也未曾停止 。
(依奈自杀后相关匿名群中的言论,图片来自@北青深一度)
从童星到普通人,从未成年到刚成年,在网络霸凌面前,没人能幸免于难 。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讲师董晨宇曾针对上海的中学生做过一项调查,其中认为自己遭受或见证过网络暴力的同学,在调查中占比高达90% 。
网络时代,没有哪个孩子能够置身事外 。
网络上的一阵微风,刮到某个孩子的身上,就是足以将人凌迟的利刃 。

  • 02网络霸凌中的恶意
    比大人想象得更加恐怖
    相比现实中的霸凌,网络霸凌通常更加隐蔽,但它的势头,却更加凶猛 。
    有时,一个未经证实的谣言就可能让受害者卷入大规模、持续多年的暴力当中:
    你听说过“温岭中学神女事件”吗?
    这件事要从2008年说起,当时,王晶晶刚上高一 。
    某个课间,一个男生和同学打闹时打碎了王晶晶的茶杯,一旁的同桌见状打趣道:“王晶晶这个杯子要300万哦,你们惨了 。”
    没想到,这个小插曲被人发到贴吧后,却被造谣成了:
    “王晶晶真能装,一个杯子敲诈人家三百万 。”
    同时,不断有人添油加醋:一会儿说王晶晶整过容,一会儿说王晶晶男友无数,还经常下海......
    就这样,霸凌者给王晶晶塑造了一个全新的形象:
    神一样奇葩的女子,简称“神女” 。
    而所有跟“神女”相关的帖子,都能瞬间占领热榜 。
    为此,有男生假装对她有好感,用海誓山盟骗取了她的私密照 。
    可一转头,这张照片就被男生分享在学校贴吧里 。
    还有人连续十年,每天切换十几个“马甲”,顶着不同的名字变着法儿攻击王晶晶,污蔑她私生活混乱,暗示网友她是性工作者 。
    就这样,原本在班里排名前五的王晶晶患上了抑郁症,多次自杀未遂,最终选择了退学 。
    心理学上有一个效应,叫“线上去抑制化效应” 。
    意思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是处在一种“抑制”的状态,但在线上,这种抑制化现象会被削弱 。
    在线上,人们会跟陌生人分享最私密的事情、最脆弱的情绪 。
    但与此同时,也会对他人释放出最赤裸、最极端的恶意 。
    这份恶意,纵使是心智成熟的大人也难以应对,更何况是那些正值敏感、脆弱期的青少年 。
    而网络霸凌更让人绝望之处在于,当悲剧发生后,往往没人需要为此而负责 。
    曾有一个名叫艾米的澳洲童星,从6岁起开始接拍广告 。
    她长相甜美、笑容可爱 。
    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艾米突然在网上收到很多陌生人的谩骂 。
    这些攻击毫无根据,但一字一句都充满了对这个未成年女孩的恶意:
    “只有你死掉,别人才会开心 。”
    “我希望她可以自杀吧,讲真,还真的没人在意她是死还是活 。”
    “你可以快点去死,割腕失血过多就可以死,这是你应该要做的事情 。” ......
    这场铺天盖地的霸凌,整整持续了八年之久 。
    艾米不止一次哭着问家人,自己做错了什么?为什么这些人要这样咒骂自己?
    可没人知道答案,因为没有人知道躲在屏幕背后的人到底是谁 。
    最终,年仅14岁的艾米选择用死亡来解脱 。
    在举办艾米的葬礼之前,艾米的父亲发了一则推文:
    “那些曾经在网上对我的女儿恶语相向的人们,欢迎你们前来参加她的葬礼 。
    如果有人认为不断的霸凌和骚扰可以让你们有优越感的话,那么不妨来参加葬礼,看看你究竟造成了怎样的恶果 。”
    但这一刻,那些曾在网上叫嚣、谩骂的人,却没一个愿意站出来了 。
    董晨宇博士指出,大规模、匿名的伤害,会让网暴的伤害后果,被施暴者分摊 。
    一旦悲剧发生,霸凌者会将责任稀释为“又不是我一个人骂的”,并进一步归结为受害者承受能力太差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