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历史上湘商不太出名,现在经济界也没有很优秀的湖南商人?( 二 )


文章插图
惟楚有材 。于斯为盛!至今挂在岳麓书院大门!这副对联写尽了湖南人特征 。写出了湖南人的骄傲!
其他观点:
历史上的湖南 。湘军威名赫赫 。军事政治人才层出不穷 。古有“楚虽三户 。可以亡秦” 。今有“惟楚有才”、“无湘不成军”的美誉 。可是 。在商业上 。湖南历史上很长时间内都寂寂无名 。连个拿的出手的商人都没有 。这是为什么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

为什么历史上湘商不太出名,现在经济界也没有很优秀的湖南商人?

文章插图
商业发达的地方 。其实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
第一是交通 。要么是水路 。要么是旱路 。必须四通八达 。物流人流方便 。
第二是信息 。各个地方人口汇聚 。各色人等南来北往 。哪里物资奇缺 。哪里物产丰富卖不出去 。商人获取资讯比较方便 。
第三是社会稳定性 。往往那些容易受到外来冲击的地方 。社会动荡 。商业更发达 。比如沿海地区上海、广州 。因为外来侵略 。五口通商 。很多大商人依靠倒买倒卖发财 。
而湖南这些条件都不具备 。她地处内地 。崇山峻岭比较普遍 。交通不便 。信息闭塞 。而又不像历史上多次遭受战乱的中原地区 。湖南相对于比较平静 。每家每户勤勤恳恳耕自己的一田三分地 。吃不饱也不会流离失所饿死 。也很少有机会倒买倒卖 。所以商业文化就很淡 。
为什么历史上湘商不太出名,现在经济界也没有很优秀的湖南商人?

文章插图
我国古代经济学家认为商人干的是投机倒把 。囤积居奇的活 。扰乱市场秩序 。坑害百姓 。对社会价值不增量 。因此 。我国长期以来“重农抑商” 。并将老百姓划分为“士农工商”四类 。“士”就是读书做官的排在第一位 。商人则排在最后 。地位最为底下 。因此 。湖南人认为人的一生正路应该是“耕读传家” 。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 。从来没有正眼看过经商之路 。
而不管是古代的科举考试 。还是现代社会的高考 。湖南人读书都是挺厉害的 。据统计 。清朝考中进士的 。光湖南长沙府就有238人 。居全国前列 。现代高考更不用说了 。湖南的录取分数线往往是是全国最高的 。因而湖南籍的考生往往通过高考移民来上更好的学校 。
为什么历史上湘商不太出名,现在经济界也没有很优秀的湖南商人?

文章插图
湖南人教育小孩要立志干大事 。榜样一向来都是“王阳明”、“曾国藩”、“毛泽东”这样的伟人 。或者是“岳飞”、“杨家将”、“郑成功”之类的民族英雄 。从来不会让小孩去学什么乔致庸或胡雪岩 。
有一个风俗很能说明问题 。在湖南 。婴儿满周岁时都要抓阄 。以预测小孩未来是不是有出息 。大人们将钱币和笔墨纸砚放在盘子里 。由婴儿随意抓取 。抓到钱币预示着小孩能挣钱 。不会读书 。走不了仕途;而抓到笔墨纸砚 。则预示着小孩能读书 。走仕途 。却不适合经商 。如果婴儿抓到了笔 。大人们会很高兴;而如果抓到了钱币 。大人们则会很沮丧 。
为什么历史上湘商不太出名,现在经济界也没有很优秀的湖南商人?

文章插图
湖南人不经商的传统 。现在由于国家太平了 。生活稳定了 。商人的地位提高了 。情况正在急速的改变 。湖南人意识到 。战争年代湖南人可以挽狂澜于既倒 。体现自己的价值;和平年代湖南人照样可以通过经商来实现读书人的“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 。湖南涌现了大批成功的商人 。
做手机屏幕玻璃起家的湖南湘乡人周群飞 。2015年身价460亿 。超过房地产大佬碧桂园老板杨惠妍;
参与智利矿难大救援 。日本核泄漏危机、建迪拜高楼、广州塔的巨型起重设备的制造商三一重工 。背后老板是湖南涟源人梁稳根……
为什么历史上湘商不太出名,现在经济界也没有很优秀的湖南商人?

文章插图
而在互联网时代 。湖南人也不会缺席 。到城市里生活几乎人人都要用到的58同城 。背后创始人是湖南益阳人姚劲波 。而这几年火起来的快手、陌陌、快播 。背后都是湖南人 。
这些湖南人 。我们大多数人可能听都没听过 。他们普遍低调 。不喜欢宣传自己 。往往公司名气很大 。而自己却寂寂无名 。这大概是湖南人低调务实的性格体现吧 。
【为什么历史上湘商不太出名,现在经济界也没有很优秀的湖南商人?】湖南人讲义气、霸得蛮 。耐得烦 。只要是认准的事 。碰到再大的困难都会坚持下去 。在民族危难时 。他们会挺身而出挽狂澜于既倒;在以经济发展为主旋律的当代 。他们一样能创造奇迹 。为民族和人民做出新的贡献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