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日本如何对待负伤不能走路的士兵?( 二 )


日军野战医院的军医就多了 。他们将对伤者进行真正的外科手术处理 。此外内科疾病也会在野战医院休养 。条件允许的话 。他们会继续转往条件更好的大医院治疗 。

二战时,日本如何对待负伤不能走路的士兵?

文章插图
日军一个师团最多会拥有4个野战医院的编制 。每个野战医院的收容数字约500人 。为了不超过规定的收治人数 。野战医院会以重症患者为主 。向后方的兵站医院、陆军医院、陆军医院转移 。有的幸运儿还能得到被送回本土医疗的待遇 。
二战时,日本如何对待负伤不能走路的士兵?

文章插图
通常在中国战场上日军还能通过这个流程不断的救治伤员 。以致于出现“鬼子今天被穿了个洞 。过段时间养好了又回到战场”的情况 。
但在太平洋的那些岛屿丛林战中 。这一套可就不顶用了 。在盟军强大的海空攻击面前 。困兽之斗的日军根本没有一处安全的地域 。
如《军医战记生与死亡的新几内亚战》中记载了日本军医柳泽玄一郎在绷带所救治伤员的事迹 。
在马来半岛行军的时候 。柳泽玄一郎的部队遭遇了英国飞机的轰炸 。他描述:
我趴在一棵橡胶木旁 。机枪扫来的子弹一下子打在树根上 。那个冲击非常厉害 。仿佛身体的内脏都被挖了出来 。头部神经受到强烈的冲击 。眼前一下子变暗了 。我向后仰倒了下去 。
岛田战车队的一个士兵被敌机的机枪扫到 。他左大腿根部受到贯穿枪伤 。皮肤也严重受损 。骨头复杂性骨折 。大量的肉片飞溅 。大血管破裂 。大出血 。有急性失血死亡的危险 。
我迅速地拿起了止血钳钳 。对准夹断了的血管进行止血 。士兵们各自收集了随身携带的消毒纱布、三角布包 。竭尽全力地进行了处理 。似乎保住了士兵的一条命呢 。那时我的双臂通红 。浑身是血 。
很多人可能非常想看日军拿空气针打死战友的场面 。但在大多数情况下 。日军的军医和鬼子兵还是在努力拯救袍泽的性命的 。
二战时,日本如何对待负伤不能走路的士兵?

文章插图
上图.昭和12年(1937年)时鬼子佩戴的红十字章
战争前期的日本军医素质非常高 。他们都是那个时代的大学生 。要当军医 。就必须毕业于大学医学部或医学专门学校并取得执照 。
二战时,日本如何对待负伤不能走路的士兵?

文章插图
但中后期就不行了 。因为军医数量不够 。日军搞了个“短期现役军医”制度 。不同于以前那种先下联队 。再分配成中尉 。继而派遣深造再分配的做法 。短期制度直接从医学院毕业生中招人 。培训2个月 。也只需服役2年 。非常的受欢迎 。
二战时,日本如何对待负伤不能走路的士兵?

文章插图
再往后 。日军将只要有行医经历或者医师执照的人全都用“召集令”往部队里面拉 。不答应召集怎么办?部队会再给你发个征召士兵的“惩罚召集令” 。意思是你不军医就当士兵上前线吧!
二战时,日本如何对待负伤不能走路的士兵?

文章插图
当时的“国民全兵”风潮谁也无法抗拒 。结果 。除了女医生、高龄医生和身体有问题的医生以外 。大家都不得不成为军医 。有的女人还被拉去做了“従軍看護婦” 。冲绳战役期间 。还有不少少女变成了随军护士 。
二战时,日本如何对待负伤不能走路的士兵?

文章插图
这种制度确实弥补了日军的军医数量 。但也让不少厌战、反战人士迫不得已的上了战场 。他们往往成了战争受害方的同情者 。
二战时,日本如何对待负伤不能走路的士兵?

文章插图
上图.一个叫照屋喜代的冲绳县人回忆的日军野战医院情景 。她被驻糸满市的日军拉去当护士 。负责照顾腿部生蛆的士兵 。帮助医生在无麻药的情况下截肢 。还要捆绑住因疼痛而发狂的伤病 。
可以说 。医疗水平上日军并不差 。有机会救他们一定会不遗余力的救 。除非是走到绝境 。
比如镇守父岛的立花芳夫 。它就命令过军医去割取过美国俘虏身上的肉 。
太平洋战场上日军最常见的其实不是战伤 。而是疾病和饥饿 。这也使得许多以外科为主的医生手足无措 。疟疾、登革热、霍乱等传染病非常猖獗 。日军准备的奎宁和霍乱疫苗根本供应不上 。
二战时,日本如何对待负伤不能走路的士兵?

文章插图
原军医《所罗门军医战记》的作者平尾正治留下过一段文字 。称“因为食物不足导致营养失调 。全身抵抗力下降的话 。被蚊虫叮咬后的划伤或小擦伤、刺伤就会开始腐烂 。”这种病被称为热带性小腿溃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