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太阳历

    十月太阳历,是将一个太阳回归年减去尾数后的360日等分为十个月 , 并且运用十天干予以标记的历法 。一年分为五季是十月太阳历的最大特点 。十月历有天、月、行、年时间要素 。即一年360天分为十个月,每月36天 , 每两个月72天为一行(即一季),五行(季)为一年,从冬至之日过年之后算起 。将冬至日成为“阳旦”,夏至日为“阴旦” 。上半年的五个月为“阳” 。第一(甲乙月)、二季(行,丙丁月)依次属性为“木”“火”,均由属阳的月份组成 。下半年为“阴” , 第四(庚辛月)、五季(行,壬癸月)依次属性为“金”“水”均由属阴的月份组成 。唯有第三行(季,戊己月)属性为“土”由一个属“阳”的月份和一个属“阴”的月份组成 。每一年所余的5~6天用于(分冬至和夏至)2次过年,不计入月数的划分 。      所以,十月太阳历每年是按360天计算的,如《素问·六节藏象论》之“甲六复而终岁,三百六十日法也”就讲的是十月太阳历法 。《素问·阴阳离合论》“日为阳,月为阴,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岁,人亦应之 。”正因为如此,《素问·风论》所说的“以春甲乙伤于风者为肝风,以夏丙丁伤于风者为心风,以季夏戊己伤于邪者为脾风,以秋庚辛中于邪者为肺风,以冬壬癸中于邪者为肾风”之甲乙、丙丁等十天干 , 是十月太阳历中的天干纪月方法在《内经》中的运用实例,其中的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分别标记着春、夏、长夏、秋、冬五季,绝非是纪日 。      故清代孙鼎宜之“按所云十干,皆统一时言,非仅谓值其日也”的解释颇有见地,显然他在斟酌了用日干解释此处的甲乙丙丁……十干于理难通之后,才指出以“时”(季节)诠释的合理性,说明《内经》运用十干纪月理念诠释原文的合理性 。显然这两篇中的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干是十月历的月序而非“日干” 。《管子·四时》之“是故春三月,以甲乙之日发五政”,尹之章注之为“甲乙统春之三时也”可证 。除此之外 , 《素问·阴阳离合论》之“日为阳,月为阴,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岁,人亦应之” 。《素问·阴阳类论》之“春甲乙青,中主肝 , 治七十二日,是脉之主时,臣以其藏最贵” 。以及《素问·刺要论》:“刺皮无伤肉 , 肉伤则内动脾,脾动则七十二日四季之月,病腹胀烦不嗜食” 。均是十月太阳历法知识在《内经》中的应用之例,这些知识在30年前就有学者的研究成果已经予以揭示 。可见,不明十月太阳历法知识,像这样的原文就无法明白其所以然 。【十月太阳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