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医本着防病如防敌的负责精神

    《孙子兵法》是人类历史上智慧的伟大结晶,是一部思想深邃、体系完整、文采斑斓、说理精微、词约义丰、结构谨严、空前绝后之军事巨著 , 是中华文化之瑰宝,被广泛泛应用于军事、外交、商业、文化、体育、生活等各个领域,也同样适用于医学领域 。疾病重在防御,医者用药如调兵遣将,药用错了要死人,兵用错了要伤亡 。用兵有战有守,有奇有正,用药亦然 。兵法与中医学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粹 , 其内涵的哲理和思维方式 , 是全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中国医学史上,历代医家汲取兵家的理念和智慧,融会贯通,在传世的医著中留下了诸多的中医格言 , 闪烁着朴素的唯物辩证法的光辉 。      公元18世纪中叶的清朝乾隆年间,有一位曾任太医的名医徐大椿,凭借自己深厚的医学功底,敏锐地审视兵学与医学、兵道与医道的相互关系 , 得出了极富启发意义的结论,他在自己撰写的《医学源流论》中专辟《用药如用兵论》一章,全面、详尽、准确地阐述了“防病如防敌”“择医如用将”“用药如用兵”等医理 。文中提出了治病用药的10种方法,其中“以寡胜众”之法就典型地运用了孙子的“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的观点 , 主张“一病而分治之,则寡可以胜众,使前后不相救,而势自衰” 。如痢疾这种病,症状甚多:便脓血 , 里急后重、腹痛等 。治疗时,以行气、活血两种方法分而治之 。行气则后里自除 , 腹痛亦止,活血则使脓自愈 。一种病按气、血分治,从而达到以寡胜众的目的,作者最后得出结论说:“《孙武子》十三篇 , 治病之法尽之矣 。” 兵学与医学更是有着许多共同点 。以兵学喻医学,在中国古代并不是个别例子,自先秦至明清 , 代不乏人,可以说它是古代医家们的一种共识 。防病如防敌 。对于敌人,兵家主张,“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老子》),“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司马法·仁本》) , “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 , 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九变》),平时就要有备无患,“立于不败之地”,这样的将帅也才能被称为良将 。对于疾?。郊抑髡?ldquo;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 , 故无病”,只有那些能预防或减少疾病发生的医生,才能称得上是良医 。      良医本着防病如防敌的负责精神,因而能够高度重视对疾病的预防,做到防微杜渐,加强防范 。择医如用将 。明朝椿澄说得好:“知其才智,以军付之,用将之道也;知其方技 , 以生付之,用医之道也 。”(《诸氏遗书》)打仗要委派良将指挥,治病要选求良医诊治,道理是相通的 。中国古代所谓良将必须“智信仁勇严”五德兼备,也就是说 , 必须德才兼备,智勇双全 。只有将才而无武德的将领只能称为“名将”而不能称为“良将” 。同样,只有医术而乏医德的医生只能称为“名医”而不能称为“良医” 。“良医”必须做到“性存温雅,志必谦恭,动须礼节 , 举乃和柔,无自妄尊,不可矫怖 。广收方论,博通义理,明运气,晓阴阳,善诊切,精察视,辨真伪,分寒热,审标本,识轻重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如能选择这样优秀的医生治?。尾〔豢? ,何疾不愈? 用药如用兵 。兵凶战危 , 是一种关乎国家军民生死存亡的暴力行为 。古代的医家看到 , “药性刚烈,犹若御兵 , 兵之猛暴,岂容妄发!”(《千金要方·食治》)这是从“兵”与“药”的特性上说明二者都具有“刚烈”的共同特点,因此用药要慎之又慎 。古人还从用药之法“贵乎明变”着眼,看到灵活多变的共同点 。徐春甫《古今医统》指出:“治病犹对垒 。攻守奇正,量敌而应者,将之良;针灸用药因病而施治者,医之良也 。”这是医家以用兵来比喻用药 。《白豪子兵 》指出:“良将用兵,若良医疗?。?病万变药亦万变 。”这是兵家以用药来比喻用兵 。显而易见,“兵”与“医”的确是相通相用的 。以上足以说明把兵学原理移植到医学之中,特别是中医学之中,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可以启发人们的意志,开阔人们的视野 。(湖南 鲁庸兴)【良医本着防病如防敌的负责精神】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