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长牙的症状 宝宝牙齿的护理方法( 四 )


一、宝宝长牙期 离不开的三大营养素
1.补充适量的氟
适量的氟可以增加乳牙的坚硬度,不受腐蚀,不易发生龋齿 。海鱼食品中含有大量的氟元素,可以给宝宝适量补充 。
2.补充适量的蛋白质
如果要想使宝宝牙齿整齐、牙周健康,就要给宝宝补充适量的蛋白质 。蛋白质是细胞的主要结构成分,如果蛋白质摄入不足,会造成牙齿排列不齐、牙齿萌出时间延迟及牙周组织病变等现象,而且容易导致龋齿的发生 。所以适当地补充蛋白质就显得尤为重要 。各种动物性食物、奶制品中所含的蛋白质属优质蛋白质 。植物性食物中以豆类所含的蛋白质量较多 。这些食品中所含的蛋白质对牙齿的形成、发育、钙化、萌出起着重要的作用 。
3.维生素也是好帮手
维生素A能维持全身上皮细胞的完整性,少了它就会使上皮细胞过度角化,导致宝宝出牙延迟 。缺乏维生素C可造成牙齿发育不良、牙骨萎缩、牙龈容易水肿出血 。维生素D可以增加肠道内钙、磷的吸收并促使钙、磷在牙胚上沉积钙化,一旦缺乏时就会出牙延迟,牙齿小且牙距间隙大 。妈妈应该在宝宝的食品中增加含维生素的食物,譬如可以通过多给宝宝食用新鲜蔬菜来补充维生素A以维护牙龈组织的健康;可以通过给宝宝食用新鲜的水果,如橘子、柚子、猕猴桃、新鲜大枣等补充牙釉质的形成需要的维生素C等 。
二、新手爸妈小课堂:宝宝长牙期的三大饮食误区
乳牙刚冒出来的时候,宝宝可能会因牙龈发炎而感到不舒服,有的宝宝在此阶段会特别容易哭闹、不好带;也有的宝宝开始长牙后会特别喜欢咬东西 , 此时父母要适时提供给他安全的啮齿玩具,以满足他此时口腔的需要 。另外 , 爸爸妈妈还要注意:在宝宝长牙期间,以下的饮食误区可能会对“乳牙”不利哦 。
1.忽视了泥糊状食物的添加
有些母乳喂养的宝宝在8~9月之时还没有吃泥糊状食物的习惯,这一方面导致宝宝缺乏营养,另一方面会使宝宝因为缺乏咀嚼适应的刺激而导致咀嚼功能发育延缓,严重的会导致喂养困难,从而产生语言发育迟缓、认知能力低下、智商不健全的现象 。所以我们鼓励妈妈给4~6月份的宝宝添加泥糊状的食物,首要的选择是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强化的营养米粉,同时也要保证食物有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味道、不同的质地,不但可以达到营养的目的,同时也刺激了宝宝的味觉、视觉和嗅觉 。
2.血红素铁的摄入不足
有些家长认为宝宝咀嚼不动肉类,选择给宝宝提供鱼类食物,而鱼类所含的铁量不算太高,这样就导致血红素铁的摄入不足 。所以为了预防缺铁性贫血,除了要鼓励母乳喂养 , 6个月之后要添加肝泥\肉泥来增加血红素铁的摄入 , 同时也要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 。
3.盲目给宝宝吃保健品
有些家长生怕平时摄入的食物满足不了宝宝的生长发育,胡乱给宝宝喂食营养品和所谓的补品 。事实上有些补品营养价值不但不高,还含有激素 , 会引起宝宝的不正常发育 。所以家长要根据宝宝的实际身体状况和牙齿的发育状况,给予宝宝平衡的膳食 。
三、宝宝乳牙萌出的5大阶段 美味食谱大推荐
1.当宝宝成长到4-8个月
宝宝一般在4-8个月时,下颌的一对乳中切齿悄悄萌出 , 从此宝宝就脱离没有牙齿的行列 。这个时期的宝宝很喜欢将任何他拿得到的物品放到口中咀嚼,让人很是哭笑不得 , 有时更会模仿大人的动作咀嚼筷子和汤匙 。
最佳食物状态:半固态食物
推荐食物:马铃薯泥、蛋黄泥、麦片粥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