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法典的实施,会限制纪实人文摄影吗?


民法典的实施确实会限制一部分纪实摄影的开展 。
民法典对于公民肖像权的保护 。可以说提升到了一个非常高的程度 。之前的民事法律规范对于肖像权的保护范围、保护严谨度都没有这次新法规格高 。本次民法典已经打破了“商业用途”这一肖像权侵权前提 。所有未经许可的肖像权使用都属侵权范围 。另外 。对于肖像权本身也做了极为宽泛的规定 。不仅仅包括面部五官 。凡是能辨别权利人形象特征的都可以算是肖像权 。这样对于肖像权的保护范围加大了不少 。
也就是说 。以后在中国 。不能肆无忌惮地以非商业用途为由拍摄人文纪实照片了 。即使民法讲究“不告不理”原则 。但这确实与法律规范冲突了 。最好不要为之 。否则面临的法律风险还是很大的 。
那么在这个层面上来看 。民间普通的人文摄影就没有那么随意了 。要么您是经过认可的媒体采访人员 。要么您所拍的片子经过了被摄主体的授权许可 。否则您真心不能放开手脚去拍了 。
从我个人而言 。我是不打算再继续传统意义上那样的人文扫街题材了 。因为守法 。尊重他人权利是最基本的创作底线 。既然新法有了规范 。就要去遵守 。不仅是拍照 。干什么不都得以守法为底线吗?
那么我就这样放弃摄影了吗?
【中国民法典的实施,会限制纪实人文摄影吗?】那倒不至于 。也许换一种拍摄思路 。换一种拍摄手法 。纪实摄影还能继续 。
首先 。不要再拍摄未经授权的他人肖像了 。但我可以继续拍摄经过授权的人文纪实片子 。这就要求不能随意扫街了 。需要先规划好摄影项目 。然后进行沟通洽谈 。最后再去拍 。举一个例子 。例如经过与手工艺制作者某某的沟通协商 。在对方完全同意并予以授权的情况下 。通过不干扰的客观角度拍摄手工艺人的制作过程 。这也完全属于人文纪实 。类似于拍摄纪录片的模式 。这样的纪实摄影完全没有法律风险 。

中国民法典的实施,会限制纪实人文摄影吗?

文章插图
其次 。拍摄不含有肖像权的照片 。人文纪实片 。没有人可以吗?有谁规定不可以呢?个人觉得一些具有人文特色的建筑、静物、景观、生活场所都可以算作人文纪实片范畴 。另外 。包含非主体的不可清晰辨别肖像的人物也是没什么问题的 。例如拍个带剪映人物的照片 。并不能辨别相貌特征 。这一般没人去追诉肖像权问题 。
中国民法典的实施,会限制纪实人文摄影吗?

文章插图
最后 。改拍其它题材 。在法律日益严苛的情况下 。如果拿捏不好分寸 。最好改拍其它题材 。例如拍人像 。拍风光 。拍静物 。这些都不会面临肖像权的法律问题 。
中国民法典的实施,会限制纪实人文摄影吗?

文章插图
民法典的出台可以说是对公民民事权利保护的全面提升和完善 。作为摄影人来说 。要认真学习法律 。了解法律 。并且遵守法律 。这是最基本的创作前提 。
其他观点:
纪实新闻摄影作品 。当你预感有关作品有商业价值或“会火” 。存在肖像权潜在风险时 。有必要拍摄时和对方即时签订文件 。或许 。你会因为怕麻烦而惹麻烦 。
其他观点:
人文纪实摄影不敢再拍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