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打呼噜 解读宝宝打呼噜的4大原因

【宝宝打呼噜 解读宝宝打呼噜的4大原因】

宝宝打呼噜 解读宝宝打呼噜的4大原因

文章插图
细心的爸爸妈妈会发现不知道从何时开始宝宝会出现打呼噜的状况 , 其实在正常的情况下宝宝睡觉应该是安静的,为什么会出现打呼噜的声音呢?这样的表现正常吗?让我们一起看看有哪些原因会导致宝宝打呼噜呢?
解读宝宝打呼噜的常见4大原因
1、宝宝感冒了
由于宝宝的鼻腔发育还不成熟 , 比较短小,呼吸通道比较狭窄,感冒时由于局部炎症造成鼻腔充血肿胀、分泌物增多,就很容易阻塞鼻子 。如果这时候宝宝睡觉的姿势不好,比如面部朝上而使舌根部向后倒,从而阻塞了咽喉处的呼吸通道,气流从气管出来进入鼻腔、口咽和喉咙时,附近粘膜或组织产生振动就会发出鼾声 。
2、宝宝太胖
太多肥胖的宝宝咽部的软组织会比较肥厚,比较多脂肪沉积 。睡眠时局部疏松的组织就容易压迫到气道导致气流通过受阻而发出呼噜声 。
3、宝宝扁桃体肿大
正常情况下,长在咽部两侧的扁桃体有防御和抵抗外界病菌侵入的功能 。然而有些宝宝的扁桃体过于肥大 , 以致两侧的扁桃体几乎相碰,堵满咽腔,造成宝宝呼吸受阻,气体从气管呼出不能从鼻腔顺利地呼出,一到睡觉的时候就会张口呼吸,发出呼噜声 。
4、宝宝增殖体肥大
增殖体又叫腺样体,是位于鼻咽腔顶部和后部的一块的淋巴组织 。正常的腺样体对宝宝没有任何的影响,但如果腺样体过于肥大 , 堵塞后鼻孔 , 使空气出入鼻腔不顺利 , 宝宝睡着后,从肺、气管中呼出的气体被迫从口中呼出,气体冲击舌根部等组织,所发出的声音就是呼噜声 。有些宝宝是先天性的腺样体肥大,除此之外,当天气发生变化、抵抗力下降或患上呼吸道感染、鼻窦炎等疾病,也会导致腺样体肥大,过敏性鼻炎也会造成腺样体肥大 。
应对宝宝晚上打呼噜的五大对策
宝宝打呼噜代表着呼吸不顺畅,即体内O2的获取与CO2的排出都比正常人困难 。因为打鼾的人要更费力去呼吸,为了克服呼吸道的阻力,时常会出现暂时停止呼吸 。睡觉的时候如果呼吸困难,就会让人睡不踏实,会在床上翻来翻去 , 会使打呼噜的宝宝人睡眠质量降低 , 再加上体内缺O2 , CO2聚集太多 , 所以晚上打呼噜的宝宝通常白天精神不好、不易集中精神或嗜睡 。严重者,人体内脏的功能皆都会受影响 。
既然打呼噜对于小宝宝有这么大的危害,作为爸爸妈妈,一旦发现宝宝有打鼾的情况出现时应该怎样应对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
1、调整宝宝睡姿
家长可以让宝宝侧睡,侧卧可以改变咽喉部组织的位置,使舌头根部不过度后垂而阻挡呼吸通道,减少分泌物滞留在咽部,能使宝宝的呼吸不受阻 , 也就不会打呼噜了 。
2、宝宝感冒时要积极治疗
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以减少呼吸道的分泌物,减轻扁桃体的肿大 。提高宝宝的免疫力也是很重要的 , 平时多让宝宝远动,增强体质 。
3、让宝宝养成好的生活习惯
妈妈要做的就是给宝宝准备营养均衡的三餐,防止宝宝太胖,并保证宝宝的作息时间有规律性,睡前不做剧烈活动等 。不要让宝宝吃太多含糖多的食物,对预防宝宝打呼噜有一定帮助 。
4、采用花椒治疗宝宝打鼾
妈妈可以取5 ~ 10粒花椒放到一杯开水里泡 , 每晚睡觉前喝一杯冷的花椒水 , 连续吃5 天,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