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人监护人立遗嘱该怎么进行?


精神病人监护人立遗嘱该怎么进行?

文章插图
一、精神病人监护人立遗嘱该怎么进行?
精神病人是不能立遗嘱来分配遗产的 , 我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三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 。遗嘱必须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受欺诈、胁迫所立的遗嘱无效 。伪造的遗嘱无效 。遗嘱被篡改的 , 篡改的内容无效 。“
【精神病人监护人立遗嘱该怎么进行?】无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 。患精神病住院期间应属于无行为能力人,故他在病重期间所立的遗嘱应是无效遗嘱 , 其遗嘱中处分的财产,应按法定继承处理,由其法定继承人依法继承 。
二、遗嘱共有以下几个特征
1、遗嘱是单方法律行为
即遗嘱是基于遗嘱人单方面的意思表示即可发生预期法律后果的法律行为 。
2、遗嘱人必须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限制行为能力人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具有遗嘱能力,不能设立遗嘱 。
3、设立遗嘱不能进行代理
遗嘱的内容必须是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应由遗嘱人本人亲自作出,不能由他人代理 。如是代书遗嘱,也必须由本人在遗嘱上签名 。
4、紧急情况下,才能采用口头形式
而且要求有两个以上的见证人在场见证,危急情况解除后,遗嘱人能够以书面形式或录音形式立遗嘱的,所立口头遗嘱因此失效 。
5、遗嘱是遗嘱人死亡时才发生法律效力的行为
因为遗嘱是遗嘱人生前以遗嘱方式对其死亡后的财产归属问题所作的处分,死亡前还可以加以变更、撤销,所以,遗嘱必须以遗嘱人的死亡作为生效的条件 。
如果遗嘱人没有事实死亡,而是在具备相关的法律条件下,经有关利害关系人的申请,由人民法院宣告死亡后 , 遗嘱也发生法律效力 , 利害关系人可以处分遗嘱当事人的财产 。如果在短期内遗嘱人重新出现,那相应的财产可以退还遗嘱人;如果时间较长 , 类如超过两年以上以及财产出现了无法退还的情况,则受益人应当对遗嘱人的基本生活在其受益的范围内提供帮助 , 但法定义务人不受此限 。
综上所述,我国法律上明确规定了财产分割应当按照遗嘱来进行处理,如果遗嘱无效的则需要按照法律规定的继承人顺位顺序进行处理,如果对相关情况有异议的,可以结合实际来进行处理和认定,精神病人立下的遗嘱显然是无法生效的,可以向司法机关咨询处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