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为何古代还出现刺青文化?


‘’身体发肤 。受之父母 。不敢毁伤 。孝之始也 。‘’此语出自中国古代儒家《孝经》 。它字面的意思是人的躯干四肢、毛发皮肤 。都是父母赋予的 。不敢予以损毁伤残 。这是孝的开始 。其实它表达的是人的生命来自父母 。不要做有损自己健康的事 。否则就是不孝 。所以孝道和刺青文化并不冲突 。仅通过表面的文字去曲解 。是不对的 。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为何古代还出现刺青文化?

文章插图
刺青也叫着文身 。指的是用不同颜色的墨水通过针刺入皮肤而在皮肤上制造一些图案或字眼 。表达吉祥、崇拜的思想 。文身作为人类历史文化的一部分 。延续至今已有二千多年 。文身产生的原因有很多 。也比较复杂 。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习俗 。同时作为一种习俗 。它有一个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 。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为何古代还出现刺青文化?

文章插图
最早出现是在原始人类时期 。那时的人就开始会用白色泥土涂在身上、脸上甚至模仿动物的形状画出纹络 。它的作用一是美化自己 。二是吓唬敌人 。到了先秦时代 。中国江浙地区的吴越族群也开始产生\"断发文身\"的习俗 。这些在《说苑》、《墨子》、《韩非子》、《礼记》等史料中都有详细的记载 。此时的文身更多的是一种族群的标志 。主要集中在少数民族身上 。到了宋代 。文身则演变成一种勇气的表现 。武力的象征 。文身更能得到同侪的认同 。因此文身也成了某些帮派的入会考验之一 。文身开始有了与黑道中人挂钩的印象 。例如在《水浒传》中 。就出现了至少三个身满刺青的角色:花和尚鲁智深、九纹龙史进与浪子燕青(燕青) 。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为何古代还出现刺青文化?

文章插图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 。社会风气的开放 。以及身体展现的文化兴起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文身 。也出现了一些俱乐部 。会定期举行展览会而文身图案也开始成为社会艺术品 。更多的人开始以流行的角度来研究这种带有暴力色彩的文化 。误乐圈中不少艺人也会用文身来突出自己的个人风格 。例如王菲与谢霆锋的“情侣装”文身;体坛巨星贝克汉姆的中文汉字文身等等 。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为何古代还出现刺青文化?

文章插图
结束语:现在文身不仅代表一个人的个性和信仰、还是一种生活方式 。是一种喜好 。它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但有一点请谨记 。文身之前一定要好好考虑是否对自己未来生活有影响?文了以后是否会后悔!
其他观点:
古人常言\"身体发肤 。受之父母 。不敢毁伤\" 。是讲要爱惜身体不要让它受伤害 。延伸至子女尽其孝 。否则老人见了会伤心 。
但有好奇宝宝问为什么古人又要流行\"刺青”\"刺字\"之类呢?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为何古代还出现刺青文化?

文章插图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为何古代还出现刺青文化?

文章插图
但另一种则认为刺青被用来防止罪犯逃跑 。如宋江武松等犯重罪还会面颊刺字以示惩罚 。而那些犯事者为加掩饰 。便将刺字图案加以美化 。形成大面积的刺青 。使得刺青者给人不好的印象 。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为何古代还出现刺青文化?

文章插图
而尚武的江湖人士 。比如《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们 。史进一类好勇斗狠 。刺上九条龙为的是显示战斗力非凡 。燕青一类风流爱臭美的主为撩妹 。自然不怕流血疼痛 。纹上一背漂亮的刺青 。连徽宗的女人李师师都动心了 。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为何古代还出现刺青文化?

文章插图
\"身体发肤 。受之父母 。不敢毁伤\"这句话才更加被强调 。努力增加留发量 。成为反满抗清的一种民间斗争方向 。得寸进尺 。到清末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功 。实际留发面积增加了N倍 。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为何古代还出现刺青文化?

文章插图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为何古代还出现刺青文化?

文章插图
其他观点: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为何古代还出现刺青文化?

文章插图
刺青文化的起源要比《孝经》中“身体发肤 。受之父母 。不敢毁伤”的句子要早得多 。可能是和服饰 。装饰文化同时兴起的 。甚至更早 。
不过在远古时期 。刺青和服饰与化妆一样 。很早就介入了祭祀、自然崇拜、神灵崇拜领域 。从而带有神秘色彩 。超越了自我装饰的范畴 。这也就形成了文身的功能分野 。一种是表达崇拜 。一种仅仅为了装饰 。崇拜与装饰的功用也可以并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