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刘备伐吴,诸葛亮劝不了呢?只是说了一句,如果法正在就好了,主公一定听法正的?( 三 )


为什么刘备伐吴,诸葛亮劝不了呢?只是说了一句,如果法正在就好了,主公一定听法正的?

文章插图
可惜 。天妒英才 。法正在刘备称王的第二年就死了 。刘备为之痛哭流涕 。还给予谥号 。法正也是刘备在世时唯一得到谥号的人 。可见刘备对他倚重之深 。随着法正的死去 。刘备伐吴的车轮再也无法阻挡 。最终的夷陵之战的惨败也随之降临 。这也是历史的无奈之处 。
我是历史笑春风 。欢迎大家关注我 。多提宝贵意见 。谢谢 。
其他观点:
一个政权的成功建立需要形形色色的各类人才 。汉高帝刘邦开创帝业不仅仅只有萧何、张良、韩信这样的一流人才 。同样还有曹参、周勃、樊哙、灌婴、陈平、周昌这样的二流人才 。
同样的道理 。到了东汉末年群雄争霸之际 。人才也是决定成就事业的关键因素之一 。曹操以拥有荀彧、荀攸、程昱、郭嘉、贾诩这样的五大谋士 。以及张辽、于禁、乐进、张郃、徐晃这样的五子良将 。才能成就曹魏政权雄据北方九州的事业 。
为什么刘备伐吴,诸葛亮劝不了呢?只是说了一句,如果法正在就好了,主公一定听法正的?

文章插图
但是 。从人才的角度来看 。作为三国开创者之一的刘备 。在整个建立事业的过程中却是极度缺乏人才 。尤其是谋士以及战略、治国人才 。直到诸葛亮的到来 。刘备才开始时来运转 。一路高歌 。整个集团的事业发展也因为诸葛亮的到来达到了顶点 。所以才有刘备对诸葛亮的如鱼得水之情 。
但是光有一个诸葛亮远远不能满足刘备对于人才的渴望 。尤其是刘备把诸葛亮定位为治国人才 。当刘备在前方征战时 。诸葛亮在后方管理 。为前线的刘备提供足够的兵员和粮食 。刘备仍然需要谋士一类的人才 。
为什么刘备伐吴,诸葛亮劝不了呢?只是说了一句,如果法正在就好了,主公一定听法正的?

文章插图
于是凤雏庞统出现了 。庞统填补了刘备没有一流谋士的空白 。刘备在犹豫取不取益州的时候 。是庞统为刘备坚定了信心 。刘备在犹豫如何取益州的时候 。是庞统为刘备提出具体谋取益州的策略 。刘备在犹豫如何攻打益州时 。是庞统为刘备提出了上中下三条计策 。庞统的出现给了刘备这只老虎如虎添翼的感觉 。
自从刘备有庞统这个一流谋士 。打仗的水平进步就不是一点两点 。而是神速 。刘备能够全取益州 。庞统是首功 。谋士的最大作用就是在合适的时候为主帅提供全理的策略 。庞统做到了 。可是天妒英才 。在刘备夺取益州的前夕 。刘备手边唯一的谋士庞统战死于雒城 。
刘备一直是一个礼贤下士的君主 。无论是对普通百姓还是刺客 。又或者是对自己情同手足的兄弟关羽、张飞 。都是一视同仁的 。庞统的离去犹如打断了刘备的手足 。那种悲痛的感觉不发生自己身上 。是难以理解的 。
为什么刘备伐吴,诸葛亮劝不了呢?只是说了一句,如果法正在就好了,主公一定听法正的?

文章插图
但是 。很快法正就填补了庞统留下的空白 。成为了刘备身边唯一仅有的一流谋士 。法正之才不逊于庞统 。从为刘备谋划汉中之战就能看出 。法正的到位 。让刘备深深地感到温暖和喜悦 。而且是发自心底的 。如同失恋中的男女再次寻找到了真爱一样 。刘备满足了 。从此之后刘备就离不开法正了 。但是让刘备真正离不开法正的原因却是两人的情投意合 。
物以类聚 。人以群分 。刘备和法正就是一类人 。《三国志》记载刘备的特点是:不喜欢读书、喜欢遛狗骑马 。喜欢穿漂亮衣服 。喜欢听音乐 。喜欢结交英雄豪杰 。整个一纨绔子弟、目不识丁的草莽英雄形象 。与其他草莽英雄不一样的是刘备礼贤下士、善待下人、恩怨分明 。
为什么刘备伐吴,诸葛亮劝不了呢?只是说了一句,如果法正在就好了,主公一定听法正的?

文章插图
法正呢 。法正是一个真性情的直爽小人 。不仅在谋略上料事如神、算无遗策 。在性格上恩怨分明、睚眦必报 。法正因为直接背叛了刘璋并在暗地里卖主求荣投靠刘备 。在道德上首先为士大夫所耻 。其实法正这个人其实是有恩报恩 。有仇报仇的不惧怕表露自己真实性情的人 。这种人就是一个直爽的人 。一个能让人看透的实在人 。
刘备喜欢的就是直爽的人和有真才实学的人 。讨厌的是读书人和拐弯抹角的人 。比如许靖 。是一个有虚名无实才的人 。刘备原本不愿意用这个人 。是法正从天下大局出发 。劝谏刘备说作为一个君主要用到各种人才 。哪怕是只有虚名的人 。刘备听从了 。
刘备很多时候是一个固执的人 。固执劲上来了 。劝也没有用 。只有法正 。法正劝刘备的方法每次都很独特 。比如刘备对娶刘璋已故兄长刘瑁之妻吴氏有疑问时 。法正举例晋文公逃难到秦国时曾娶了亲侄子晋怀公子圉的妻子怀嬴的故事说动刘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