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三年一次科举,777位状元却未见盛世之作,难道这些人的才华都被埋没了吗?


【古代三年一次科举,777位状元却未见盛世之作,难道这些人的才华都被埋没了吗?】恕我直言 。题主这个问题错漏百出 。甚至有点反智主义倾向 。容我驳斥一下 。以正视听 。
首先不知道题主所谓“盛世之作”指的是什么 。如果你说的是学子在考试之中写下什么千古文章 。那不可能 。毕竟高考作文就算写的再好 。也不可能流传千古 。所以我默认题主指的是状元们写的优秀的文章诗词 。那简直太多了!

古代三年一次科举,777位状元却未见盛世之作,难道这些人的才华都被埋没了吗?

文章插图
就算题主别的状元都没听过 。至少文天祥应该知道吧?文天祥的《正气歌》、《过零丁洋》都是流传千古的名篇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更是妇孺皆知的千古名句 。这样的作品 。谁能说不著名?
当然了 。南宋末年 。确实算不上什么盛世 。那就撇开文天祥 。看看别的状元们有什么惊世骇俗的杰作 。
古代三年一次科举,777位状元却未见盛世之作,难道这些人的才华都被埋没了吗?

文章插图
唐朝是科举制度的开端 。考试分不同科 。与后世乡试、院试、殿试三级考核有很大不同 。虽然严格意义上讲还没有形成状元这个概念 。我们还是习惯性把进士科第一名称之为状元 。其中就有唐玄宗时期的名相 。也是著名诗人张九龄 。他的诗句“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传唱千古 。这算不算盛世之作?
古代三年一次科举,777位状元却未见盛世之作,难道这些人的才华都被埋没了吗?

文章插图
除了张九龄 。玄宗时还有为著名的状元 。诗佛王维!这位更不用说了吧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朗朗上口 。妇孺皆知 。这难道不是盛世之作?
古代三年一次科举,777位状元却未见盛世之作,难道这些人的才华都被埋没了吗?

文章插图
如果还要抬杠 。说唐朝那些不算状元 。那好 。看明朝的 。央视版《三国演义》的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 。其实就是明朝正德年间状元杨慎所作的《临江仙》 。你不仅能背 。还能唱呢!
我知道题主想说什么 。不就是想说状元死读书不成才吗?这让我想起很久以前的一个段子 。有人列了两个名单
第一名单是:傅以渐、王式丹、毕玩、林召堂、王云锦、刘子壮、陈坑、刘福姚、刘春霖 。
第二名单是:李渔、洪升、顾炎武、金圣叹、黄宗羲、吴敬梓、蒲松龄、洪秀全、袁世凯 。
第一个名单是清朝的部分状元 。全都没听过;而第二个则都是落第秀才 。个个鼎鼎大名 。由此 。有人就得出了状元不成才的结论 。甚至引申出读书无用论 。其实 。大错特错了!
古代三年一次科举,777位状元却未见盛世之作,难道这些人的才华都被埋没了吗?

文章插图
这两个名单 。本身就很偷换概念 。确实 。那些落第秀才很出名 。可这就说明落第秀才比状元厉害吗?不是!因为总数不对!从唐朝到清朝总共只有700多个状元 。清朝200多年一共只有114个状元!而200多年的落第秀才少说几百万!用一百多个对几百万 。哪个成才的多不言而喻啊 。这不是因为状元不行 。而是状元总数少而已 。就说清朝状元吧 。同治国丈崇绮和光绪帝师翁同龢至少还是很有名的 。所以这名单本身也是有意选的 。
其实 。即使是明清僵化的八股取士 。依然人才辈出 。状元作为其中拔尖的人 。也有不少优秀学子 。只不过 。状元们基本都做官了 。也就比较少会写一些民间流传的小说戏曲 。知名度不高本也正常 。所以 。千万不要狭隘地觉得读书无用 。
其他观点:
#原创#
一.格式化套路化的考试
熟读四书五经
必须信心拈来
烂熟于心
学习时发挥头悬梁锥刺股的勤奋精神
两耳不闻窗外事
闭门苦读圣贤书
全身心的投入于故纸堆中
与实际严重脱离
考试时
遁规蹈矩
照着内心熟透的模板
行云流水
一气呵成
金句警句不断
高低潮融恰适当
字体工整透着秀气
若再有考官照应
运气加才气正到火候
则夺魁
二.朝庭科举重在选仕
笔露锋芒者
特立独行者
思想尖锐者
形象不佳者
?
均不入考官法眼
最后皇上殿试时
占不到优势
故 。状元者
有才不假
奇才少见
旷世之才更罕见
#上海常青教育凌远长著#
其他观点:
中国历史上的文学大家 。少有状元 。只有个别成就较大者 。如唐朝的元稹、张九龄、王维、崔颢 。宋朝的吕蒙正、宋祁、张孝祥、文天祥 。明朝的康海、杨慎等 。[赞][祈祷][玫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