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翻译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的翻译( 二 )


21、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用头撞地罢了 。抢,撞 。徒,光着 。跣 , 赤 。
22、庸夫:平庸无能的人 。
23、士:这里指有才能有胆识的人 。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翻译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的翻译

文章插图
《唐雎不辱使命》翻译秦王派人对安陵君说:“我想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国,安陵君一定要答应我啊!”安陵君说:“大王给予恩惠,用大片的土地交换小的土地,很好;即使如此,我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卫它,实在不敢交换啊!”秦王不高兴 。于是安陵君派遣唐雎出使到秦国 。
秦王对唐雎说:“我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不听我,这是为什么呢?况且秦国已经灭了韩国亡了魏国,而安陵君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是因为我把安陵君当作忠厚的长者 , 所以才不打他的主意 。现在我用十倍于安陵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领土,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是轻视我吗?”唐雎回答说:“不,不是像你说的这样 。安陵君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并且保卫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何况仅仅是五百里呢?”
秦王勃然大怒,对唐雎说:“您曾听说过天子发怒吗?”唐雎回答说:“我未曾听说过 。”秦王说:“天子发怒,倒下的尸体有百万具,血流千里 。”唐雎说:“大王曾经听说过平民发怒吗?”秦王说:“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 。”唐雎说:“这是平庸无能的人发怒,不是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发怒 。从前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 , 彗星的尾巴扫过月亮,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一道白光直冲上太阳;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扑到宫殿上 。这三个人都是出身平民的有胆识的人,心里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征兆 。现在,专诸、聂政、要离,加上我就要成为四个人了 。如果有才能和胆识的人一定要发怒的话 , 就要使两具尸体倒下,血流五步远 , 天下百姓都是要穿孝服,现在这个时候就是这样 。”于是拔出宝剑起身想要与秦王同归于尽 。
秦王变了脸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说:“先生请坐!怎么到这种地步!我明白了:韩国、魏国灭亡,然而安陵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生存下来的原因,只是因为有先生啊!”
《唐雎不辱使命》赏析《唐雎不辱使命》记叙了唐雎在国家存亡的危急关头出使秦国 , 与秦王针锋相对地进行斗争,终于折服秦王,保存国家 , 完成使命的经过;歌颂了他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爱国精神;揭露了秦王的骄横欺诈,外强中干,色厉内荏的本质 。虽不假修饰,却十分鲜明生动,在刻画人物性格方面,取得很高的成就 。
文章最引人注意的是人物的对白 。除了很少几句串场的叙述,几乎全是对白;用对白交代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局,重点突出,层次清晰;用对白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安陵君的委婉而坚定,唐雎的沉着干练,口锋锐利,义正辞严,秦王的骄横无理 , 无不跃然纸上 。
全文不到四百字,前后层次井然而委婉跌宕 。以“易地”起论,至”长跪而谢”,国绕着安陵国土的“易”与“不易”,通过“天子之怒”和“布衣之怒”的波澜起伏,展开了唇枪舌剑的激烈论战,塑造了一位威武不屈、见义勇为的侠士形象,寄寓了作者反抗强暴的理想;同时也勾勒了秦王虚伪、骄横和凶暴的丑恶面目,从而阐明反抗暴秦、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的正义力量是不可战胜的 。这正是唐雎所以能够战胜强秦的精神力量,也是这篇文章永具艺术魅力的关键所在 。文章节奏紧凑,语言生动犀利,口吻神态毕肖,表现出很高的写作技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