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杜甫的中小学作文( 二 )


在杜甫生活的时代 , 是最黑暗的时期 。尤其是在安史之乱时,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 。各地官吏,残暴无情地压迫、剥削百姓 。在这水生火热的时候,杜甫毅然选择站出来,用慧笔揭露出一桩桩事件,将同情、理解的思想灌输到每一句诗句中 。《三吏》、《三别》正是他思想的表述 。《石壕吏》中“吏呼一何怒 , 妇啼一何苦!”官吏的冷酷让杜甫愤怒却无奈,自己无能为力,只能愁苦地“独与老翁别” 。他也曾通过仕途改变现状,无奈,官场污浊 , 导致他屡遭贬谪 。最终,他选择回到百姓中去 , 以笔作枪,抒发他对人民真挚的同情 。他亲民,他愿意与百姓“同甘苦 , 共患难”,似乎他并不是一位诗人,更不是一位本可以升官发财的“诗圣” 。
今日,又一次翻看杜甫句句沉郁顿挫的诗句,对他的敬仰油然而生 。敬仰他“致君尧舜上 , 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更敬仰他敢于揭露和批判黑暗、腐朽的无畏和正义 。
【介绍杜甫的中小学作文】若说千百年后诗作不一定会流传于世,但杜甫的精神永垂不朽 。今,人人居安思危于祖国 , 还恐祖国不盛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