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城市在深圳加入之前 。可以简要概括为:综合实力最强、经济最发达的城市 。
但深圳加入一线之后 。一线的划分标准出现了一点变化 。深圳的经济实力的确是内地城市当中的翘楚 。人均经济吊打北上广 。然而深圳的综合实力莫说和北上广相比 。就是比较南京、武汉也不是一个级别 。所以一线城市的特点就被重新定义 。
虽说深圳综合实力不及几个老牌综合强市 。但在国内也是前十的水准 。所以综合实力依然很重要 。不过首当其冲的还是经济规模 。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已经占据GDP总量前四很多年 。并且领先身后其他城市较多 。当然只有经济规模还不够 。人均经济数据也是重要指标 。这其中包括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薪资水平 。
除此之外 。四个一线城市还有三个共同特点 。其一是市区经济型城市 。市区经济占比远超县域经济;其二是金融业高度发达;其三是城市轨道交通高度发达 。
根据以上几个特点 。我们来看几组数据排名 。看看目前几个被认为“一线候选热门城市”是否能够吻合四大一线城市的共同特征 。
文章插图
目前几个热门成都、苏州、杭州都是GDP总量4-10名的成员 。尤其重庆市经济总量将在今年和广深两市进入同一个档区 。也是所有城市当中最接近一线经济规模的 。但我们看最右侧一栏的数据 。重庆的人均GDP连深圳的零头都不到 。相比京沪也只有其一半左右的水准 。而成都的问题也一样 。虽然人均比重庆好一点 。但在经济大市当中也是垫底水准 。而且总量和一线相差甚远 。把成都和第15名的宁波加一起才和深圳大体相当 。所以显然是不符合一线基本特点的 。
其次是苏杭二州 。苏州经济总量全国第7 。而且人均GDP比北上广都要高 。看似距离一线并不遥远 。但苏州偏偏是一个与众不同的经济强市 。苏州是县域经济型城市 。县域经济比重远超市区 。而苏州的市区经济水平比南京、杭州这些城市显然要弱势很多 。说直观点 。就是市区繁荣度与一线相差甚远 。另外金融业也是苏州竞争一线的硬伤 。
【什么是一线城市,划分的标准是什么?】
文章插图
从人均收入水平来看 。深圳是一线当中最低的 。但也位列全国第八 。比无锡、温州、厦门这些高收入城市更胜一筹 。北京上海则稳坐冠亚军 。苏杭分列全国第三、第四 。但是成都直接排在南通、昆明之后 。作为新一线城市之首 。看似距离一线最近的城市 。人均经济数据却成了致命伤 。
最后再看一个上边没提到的重要属性 。也就是甲级写字楼数量以及空置率 。这是反应一座城市商业氛围很重要的指标 。写字楼多可以影射一座城市的商业繁华 。但这仅能体现于楼群景观 。而写字楼空置率才是透视一座城市商业内在实力的主要参数 。
文章插图
一线城市甲级写字楼数量最小的是深圳400万套 。空置率最高的也是深圳13.1% 。而杭州、苏州、成都三个热门候选一线市当中最多的也只有203万套 。只有深圳的一半 。而这三市写字楼加一起都不及广州一市 。这就是一线和非一线的差距 。
这些细节才是体现一线城市实力的主要参数 。现在很多人喜欢唯GDP论 。而且一律只看GDP总量 。连人均都不看 。这样界定一线与非一线的差别显然是不真实的 。
综上所述 。目前的非一线城市当中 。即便是看似最接近一线的几个城市 。与一线实际也有着巨大差距 。这是不争的事实 。
其他观点:
每个人认同的对二、三线城市的定义多半不一样 。按照区域功能划定:一线城市:全国的综合中心城市 。北上广深 。1.5线城市:大区域中心城市 。成都、重庆、天津、西安、武汉 。等 。
二线城市:省域中心城市 。一般为各省会 。某些省城市等级差明显 。一省省会突出其他扁平 。那只有省会是二线 。某些省等级差不明显 。就有若干个二线城市 。如山东有济南和青岛 。
三线城市:省内的次级中心城市 。一般为地级市 。四线城市:一般为县级市 。相应城乡地域的中心 。
个人认为为什么没有一个官方的标准出来 。就是因为这几条分界线太难画 。这里的难既是技术的困难也是情理的尴尬——就像给幼儿园小朋友发红花 。头几名各方面都优秀问题不大 。后面的按德智体各有所长 。差不太多 。红花发完了结果一定有小朋友不满意 。绝对是费力不讨好 。
推荐阅读
- 何为一线城市?哪些城市是一线城市?
- 2020新一线城市排名出炉,排名依据什么?关系到地理因素吗?
- 全国四个一线城市,如果可以自由选择,你最愿意去哪里生活?
- 我国哪些城市属于一线城市?
- 2020年新一线城市最新排名中,谁上升了,谁下降了?
- 新一线城市排名出炉,重庆超杭州位列成都之后,你怎么看?
- 全国新一线城市按顺序排名,最具发展潜力的是哪个城市?
- 2018新一线城市排行榜出炉,什么样的城市才是你们理想城市?
- 《神墓》和《遮天》哪一步才算是辰东的巅峰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