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大赢家》之后,你想继续重温哪些喜剧电影?


首先感谢邀请 。刚好前天晚上看了《大赢家》 。那就来谈谈我自己的感受吧!
看完之后 。给我的感觉是:作品完成度比较高 。
因为个人对电影的热爱以及对电影从业者的尊重 。评价电影时会相对温和 。并且不提倡像某些网络暴民那样 。不管懂不懂电影或者有没有认真看过几部电影就一通狂喷 。喷到体无完肤为止 。需要知道电影是一门最伟大的综合艺术 。完成一部电影需要几百人几千人共同努力几个月甚至几年 。先不论电影的艺术水平怎么样 。完成度高就应该受到最基本的尊重!
同时要说明的是 。现在网络上也在流行一些完成度极差的电影 。他们在用实际行动污蔑所有喜欢电影的人的审美和智商 。对这些电影我是支持无底线批判的 。
电影完成度高与低 。不受预算大小影响 。不受演员演技影响 。只受主创态度影响 。凡是看过1000部电影的人 。对这一点都会深有体会 。
虽然大鹏近几年的作品毁誉参半 。但也能看出他的努力 。客观的说 。作为《大赢家》的男一号 。大鹏的演技没能扛起大旗 。其余配角也只能算是个人正常水平发挥 。所以 。这不是一部优秀的作品 。但是一部合格的作品 。

看过《大赢家》之后,你想继续重温哪些喜剧电影?

文章插图
至于无脑水军借改编翻拍一事对《大赢家》狂喷滥骂就有点过分了 。日版和韩版我没有看过 。也不知道是不是会把《大赢家》比的体无完肤 。但我相信任何艺术作品的水平高低有相对 。也有绝对 。
欧洲的月亮不比中国的圆 。美国的空气不比中国的甜 。跪舔日韩也不会有人给你钱 。
说完对《大赢家》的态度 。再聊一聊由《大赢家》想到的作品 。
看完《大赢家》之后 。第一时间想到的 。就是多年前的一部港片《老笠》和更久之前的一部《夜店》 。
看过《大赢家》之后,你想继续重温哪些喜剧电影?

文章插图
看过《大赢家》之后,你想继续重温哪些喜剧电影?

文章插图
三部电影的共同之处:
1、成也空间 。败也空间 。
剧情都主要发生在一个相对狭窄的空间里 —— 便利店 / 银行 。主要人物的矛盾冲突和表演“空间”都受到极大的限制 。考验编剧和导演功力 。当然也更加考验演员演技 。结果就是让观众将更多的注意力投向剧情发展、矛盾冲突、人物塑造 。
2、人物越少 。关系越硬 。
三部电影的主要人物都不超过10个 。加上需要打破固化空间、推进剧情和点缀剧情的客串式人物也基本不超过15个 。人物越少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更加明显 。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也会更加清晰 。这既是对作品的要求 。也是作品应该呈现的结果 。
3、核心人物 。引爆剧情 。
《大赢家》的严谨 。《老笠》的老嘢 。《夜店》的何三水 。他们三个人身上都自带引爆剧情光环 。在有限空间和有限人物的情况下 。负责凭一己之力贯穿全片 。串起所有支线关系和剧情 。并逐个引爆所有人的矛盾 。
4、黑色幽默 。从一而终 。
三部电影都大玩黑色幽默 。将世俗百态、人心叵测、人情冷暖在有限的空间里无限放大 。让人笑过后有思考 。思考后有哀叹 。哀叹后有自省 。自省后有回味 。
5、小成本 。高质量 。
三部影片都没有大制作 。属于小成本电影范畴 。没有豪华的主创班底 。没有高规格的宣发推广 。但无一例外都保证了较高的完成度 。
基于以上5个相似而且有一定可比性的维度对三部作品进行排序的话 。应该是《老笠》——>《夜店》——>《大赢家》 。
空间角度 。《老笠》和《夜店》更纯粹 。剧情推进和表演难度更高 。但最终效果明显更好 。人物角度 。《大赢家》的主要人物矛盾过于单一和流于表面 。没有强大到支撑起整部电影 。而次要人物矛盾又显得不清晰不自信 。没有对整体剧情形成烘托 。使得整部影片略显干瘪 。黑色幽默嘛 。见仁见智 。个人感觉《大赢家》还是略带一丝咯吱人的生硬 。毕竟黑色幽默要的是笑后带泪 。而不是一边说教一边说笑 。
一家之言 。难趁百人 。
如果您也认同笔者所言 。就请点个赞吧!
如果您有不同意见 。欢迎共同交流指正!
其他观点:
首先感谢邀请 。我来说下我在看过《大赢家》后想重温的喜剧电影 。
《人在囧途》相信大家都有看过 。故事说的是大老板李成功(徐峥 饰)遇上挤奶工牛耿(王宝强 饰)之后 。旅途便频出状况 。被情人逼迫回长沙老家跟老婆摊牌的李成功 。机场遭遇到前往长沙讨债的乌鸦嘴牛耿 。牛耿人如其名 。不但耿直憨厚 。而且透出一股傻气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