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嫔妃们的医疗保健

受制于封建礼教和妇女较低的社会地位 , 中国古代流芳于世的女名医寥若晨星,载入正史的更是凤毛麟角 , 后者多为宫廷女医 。中国专职宫廷医生自周代开始,而宫廷女医直到汉代才出现 , 她们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后宫嫔妃们的医疗保健 。西汉义妁
义妁,河东(今山西省复县)人,她是我国正史所载最早的女名医 。民间传说义妁从小就对药草有兴趣,十几岁上山采药,捣烂后给乡亲们敷治外伤 。遇有大夫走村串户 , 她总爱跟着学 , 看大夫们怎样望、闻、问、切,竖起耳朵 , 听大夫讲解医理 , 并虚心求教 。日积月累 , 她学到了许多医药知识,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
有一天,外村抬来一个久治不愈的腹胀病人 。义妁取出几根针在他的下腹和大腿扎了几针,并为病人熬服汤药 。3天后,病人腹胀消退,不久痊愈 。此后,义妁的医名便传开了 。
汉武帝的母亲王太后年老多?。?汉武帝听说义妁医术高超,便诏她入宫,封为王太后的侍医 。入宫后 , 她果然将王太后的病治好了 。据《史记》记载,王太后因为喜爱义妁,奏请汉武帝封其弟义纵为中郎,补为上党郡令 。
东晋鲍姑
鲍姑,名潜光 , 东晋上党(今山西省长治)人,广东南海太守鲍靓之女,医家葛洪之妻 。她继承了父亲和丈夫的医术,加以钻研,医术愈加精湛 。她长期在南海、番禺、广州、惠阳、博罗等地行医采药,深受群众的爱戴,被称为“鲍仙姑” 。鲍姑曾在广东越秀山下居住 , 留下一屋一井 。后人称此井为“鲍姑井” , 又在旧址建立一座道观,称为“越冈院”,明朝万历年间重修后改名为“三元宫” , 内仍有鲍姑殿并供奉其塑像 。
鲍姑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施灸家 。她很可能参与创作了葛洪的《肘后方》,尤其是其中对艾灸经验的总结 。鲍姑以治赘瘤与赘疣闻名 , 她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以当地盛产的红脚艾进行灸治 , 取得显著疗效 。“每赘疣,灸之一炷,当即愈 。不独愈病 , 且兼获美艳 。”《粤秀山三元宫历史大略记》石碑刻载:鲍姑“有赘艾(即红脚艾),藉井泉及红艾为医方,活人无算 。”
宋代张小娘子
【后宫嫔妃们的医疗保健】 张小娘子,北宋嘉祐年间民间女医师 。传说有一天,一位郎中云游路过张小娘子门前,向她讨水喝 。张小娘子见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便将他请进屋里热情招待 。老郎中见她聪明贤惠、手脚勤快 , 便将开刀和制膏等外科医术传授给她,还赠她一部秘而不传的《痈疽导方》 。
经过不断实践,张小娘子终于成为一位精通外科的女医生 , 凡是疮疡痈肿的患者前来求医,经她诊治无一不见奇效 。张小娘子一时声名大噪 。她又把外科技术传给丈夫,夫妇俩都成了当地的名医 。
清代顾德华
顾德华,又名里云 , 江苏吴县人,生于清道光、咸丰年间 。她是吴县一带的妇科名医,女患者经她诊治,都很钦佩敬仰她 。顾德华著有《花韵楼医案》一卷,共载病案29个,多数为危重病例 。医案论治透彻,立方平善 , 均为经验之案,为女医中所罕见 。同县张玉田收藏了该书的抄本,1921年绍兴裘吉生将其抄本辑入《珍本医书集成》,使《花韵楼医案》得以流传至今 。
清代曾懿
曾懿,字伯渊,又名朗秋 。清咸丰二年出生于四川华阳县(今属成都市)一个官绅家庭 。当时有许多百姓因为医治无效而丧生 。曾懿怜惜乡民的无辜,更痛恨庸医 , 于是废寝忘食地苦读家藏医药典籍,对于精辟的论述和严谨的方剂 , 都一一摘录并悉心钻研 。晚清西风东渐,不少守旧者对西方医学知识一味反对 。曾懿却广收博采,加以运用 。她常告诉病人要“节劳以保脑力”,“时吸新鲜空气以保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