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调整小孩子的作息规律


怎么调整小孩子的作息规律

文章插图
孩子处在成长阶段,喜欢玩耍,如果没有人管理,就很容易出现作息不规律、懈怠的问题 。养成良好的作息时间先要自律 , 孩子小需要父母陪伴,以身作则 。
怎么调整小孩子的作息规律?
1、制造睡眠环境
到睡眠时间时给孩子营造睡眠氛围如把电子产品关闭、拉上窗帘、把灯光调暗,陪着孩子一起上床入睡 。另外,也可以让孩子做睡觉的准备工作,如洗脸刷牙洗脚等 , 这样能形成心理暗示,知道自己该睡觉了 。
2、以身作则
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父母需要作榜样,会熬夜的孩子一定有一对会熬夜的爹妈 。试想,我们坐在电视机前痴迷着电视剧情,命令孩子进屋睡觉,孩子肯定不愿意 。即使勉强进屋也会满腹情绪 。最好的办法是和孩子一起睡,关掉电视,和所有的大灯,把气氛打回到睡眠状态,孩子接收到信号自然会选择睡觉 。
3、控制午休时间
午休时间不宜过长,午休太长孩子到晚上会精力充沛没有困意 , 因而拖延睡觉时间,以致于影响早起的时间 。医生建议:一般7岁以前可以午休1~2个小时,7岁以后的孩子午休时间控制在1个小时左右即可 。
4、睡前仪式感
为了让孩子快速进入状态,可以给孩子设置一个睡前仪式 。比如定一个睡觉闹钟 。闹钟最好定在睡觉前的半小时,闹钟一响开始洗漱 。然后让孩子自己整理好被子,上床听个小故事,很快孩子就能安静下来 , 进入睡眠状态 。
5、白天多运动
多带孩子进行户外运动,释放孩子的能量,加强新陈代谢,也能增加孩子的胃口 。多跟大自然接触,孩子也能感受到万物的作息,更利于孩子养成规律的作息 。
6、保持睡前心情稳定
睡前不看电视、不做剧烈运动,避免孩子紧张与兴奋 。电视里的剧情往往能带动孩子情绪,睡觉前看电视会让孩子总是想着剧情内容 , 增加入睡困难,并且容易做梦,过多的梦境影响孩子睡眠与生长 。如果睡前做剧烈运动会令孩子变得兴奋,同样难以入睡 。
小孩子的作息规律的好处:
1、安全感
孩子一旦在父母的帮助下建立起良好的作息,对每天到什么时间有什么安排一清二楚 , 对接下来所开展的活动心里有数 , 就不会感觉到担心或者害怕 。这也就意味着他的安全感就比较充足 , 他知道每天自己应该干些什么,自然就不会对未知产生恐惧 。而有安全感的孩子很少会受到分离焦虑、哭闹不休等问题的困扰 。
2、自律意识强
【怎么调整小孩子的作息规律】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一个养成了良好的吃饭、休息、学习习惯,把自己的生活安排的井井有条,到什么时间就做什么事的孩子是不是称得上自律 。而且孩子不仅在这些事情上自律,因为习惯按计划做事,这样的孩子在长大后规则意识较为强烈,比一般的孩子表现的更为自律和严格要求自己 。

    推荐阅读